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逸动的“十月怀胎人”

逸动的“十月怀胎人”

大家车网 2012-05-23 00:00 来源:汽车之友 作者:马岚

引言:2009年7月长安逸动项目正式启动后,长安逸动造型团队夜以继日研究开发,寻找能够完美诠释长安汽车的设计理念

清晨的意大利半岛,迎来一场大雨,雨后的清凉席卷而来,位于意大利都灵蒙特利尔小镇的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也从清凉中苏醒。一面五星红旗便在楼前的院子里冉冉升起,窗户上也泛起点点灯光,楼里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

这种繁忙的工作状态,从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成立之初就已形成。尤其是2009年7月长安逸动项目正式启动后,长安逸动造型团队夜以继日研究开发,寻找能够完美诠释长安汽车的设计理念。最终呈现世人眼前的这款精品,饱含着长安设计师们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是长安逸动真正的“十月怀胎人”。

造一辆有思想的车

对于逸动的造型,长安汽车最开始就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逸动要真正做到出类拔萃。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是根本,更深入一个层次,要做就做一辆“有思想”的车。

但凡世界一流企业,如宝马、奔驰,每款产品不尽相同,但总带有深深的家族烙印,特色鲜明,让人过目不忘。造型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灵魂,即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从长安汽车高层领导开始,到设计造型团队,严格把握流行趋势和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五易其稿”,从上百个方案中,选择最为满意的方案。并且将逸动定位为“长安设计理念”的新起点,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力求做出自己的品牌印记。

腰线的设计——毫米移动作方案

但要做一辆“有思想”的车,并不是那么容易。起初,逸动的腰线由于太简单,很难凸显一个车的造型特征。为了使其侧面腰线的设计,能够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展示非常动感流畅的线条。造型大师卢奇、斯蒂芬诺、可西莫及陈政等人,反复琢磨腰线究竟怎么放?放在哪里?才合适?

他们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在模型上贴胶带等方法,不断地尝试。怎么个贴法?一毫米、一毫米地移动位置,审视细微的差异和不同的感觉,用了整整2个星期,最终找到了最佳角度和状态。从而传递给消费者有力而独特的特征,才能够在车海当中一眼识别。

当熬夜成为一种习惯

由于逸动模型制作周期短,任务重,压力大。长安汽车中国、日本三地的设计师每天都加班加点,跟时间赛跑。

逸动的第一次模型评审前夜,为把造型调得更好,欧洲设计中心所有项目人员自觉留下。从正常下班时间晚上六点,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四点也舍不得离去。来不及喷涂模型,设计师们,挽起衣袖,提起油漆桶,自己动手给模型上漆。

这是非常难得的一幕。“临时油漆工”兴致盎然,喜悦溢于言表。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好好过一个周末了。奋斗了太久,期待了太久。第一次,“锐、劲、驰”理念的逸动模型,以全新面貌问世。

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盘点心,本是外国人悠闲生活的标签,然而,在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工作的设计师们,却没有时间享受这样的“闲情雅兴”,当熬夜成为“家常便饭”后,这里的工作人员都笑称自己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逸动,便是在这样的“强心脏”中孕育而生。

当回顾这一段艰辛坎坷的研发历程,长安汽车副总裁、逸动项目总监刘波无不感慨的说:“我们技术积累不够,专家不多,这都不可怕!因为只要我们认真、坚持、精进,不出一两年,我们不仅能打造一款精品,还能打造一支“专家”队伍。”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