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新疆广汇豪投14个亿迎娶四川申蓉

新疆广汇豪投14个亿迎娶四川申蓉

大家车网 2012-02-06 08: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专家认为:中国车市新一轮整合开始,汽车业寡头时代即将来临

  “新疆广汇要收购四川申蓉,交易金额将高达14亿元!”近日,这一惊天消息在成都车圈疯狂流传。头顶“全国十佳车商”、年产值80多亿、以技术和营销著称的四川第二大汽车集团——申蓉,平时一举一动就备受业界关注,此次“广汇收购事件”传言,更是使其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此次联姻是否成功,都将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今年及今后车市竞争更加惨烈的情况下,新一轮的重组整合将正式开始,一个以资本运作为王的寡头时代已不可逆转地来临。

  强势入川

  广汇欲抱美人归

  “在全国10大车商大鳄中,庞大与广汇分列冠亚军。庞大以销售见长,而广汇则如其名,以并购著称,在全国已吃下500家4S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成都车界资深人士干先生(化名)向记者透露:“实际上,本次广汇入川相亲,目标一开始瞄准的是三和集团,但几经周折没有如愿以偿,于是将目光投向了申蓉,毕竟这是四川车界含金量最高的两块金字招牌之一。”

  曾经成功运作“广汇收购绵阳奥迪店”的一广汇神秘人士阳先生(化名)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在电话里谈到为何选择在四川抛绣球时,他表示:“目前不便透露任何信息。这是正常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必大惊小怪。”问及敏感的交易金额,该人士守口如瓶,并一再强调“不方便”、“很正常”。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车市“西移”将是今后几年的市场趋势。各大厂家,包括豪车巨头对西部车市的高度重视和频繁举措已初见端倪。而在西部车市中,四川的汽车集团也是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申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促成广汇与申蓉意欲联姻的两个重要原因。

  联姻豪门

  申蓉之意在扩张

  作为本次“婚礼事件”的主角,“新娘”申蓉的反应是怎样的呢?2月3日上午10时,神秘资深人士干先生(化名)在锦官新城会所约见本报记者时,当面向申蓉一高层求证,该高层在电话里正式证实了“广汇与申蓉在接触”的说法,但并未透露具体的并购金额。当晚9时,本报记者再次电话向申蓉另一核心高层求证,他也明确表示“申蓉在与广汇谈合作”,同时纠正了车界传言的“收购”这一说法。他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申蓉确实是在寻求强大

  的合作伙伴,与广汇洽谈整合并购事宜,但这是一次很正常的强强联手的战略营销,而绝非传统意义上的‘收购’,申蓉之意在于融资、扩张。此次‘出嫁’亦非一时冲动。近年来,申蓉一直都在寻觅如意郎君,以期助自己一臂之力,最终达到‘1+1>3’的效果。这对今后的申蓉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将使申蓉变得更强,走得更远。”他进一步透露,目前尚处谈判阶段,所有细节均未最终敲定。“一旦尘埃落定,将会第一时间向业界公布。”

  整合洗牌寡头时代已来临

  从去年至今,厂商频繁召回、购置税鼓励政策退出、北京为缓堵而限车、通胀给消费施压、日本大地震波及车市、油价飙升至8元时代……诸多利空因素使整个中国车市面临空前考验:销量增幅从去年的43.9%急速下

  滑至3.5%、近85%的厂商未完成目标任务、70%左右的厂商在“零利润”边沿徘徊……

  2011年,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车市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急刹”。这一记急刹车,使狂奔的中国车市回归理性速度。因此,刚刚开局的2012年,无论是厂商的战略、营销,还是产品、渠道,都将面临“换挡——调整”的重大举措。对此,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

  光在接受本报连线采访时表示:“船大抗风暴。汽车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整个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集团大鳄抗风险的实力优势就越加突显,洗牌、整合、重组是必然趋势。”新华社高级记者张毅(微博)同时指出:“随着车市重组整合力度的加快,‘区域化’概念将被彻底打破,今后,像广汇、中升、运通这样走出去跨省经营,将成为必然。”

  链接

  广汇——汽车业的沃尔玛

  由孙广信一手创办的新疆广汇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现有总资产565亿,员工5万人。主营能源开发、房地产和汽车服务业。广汇在2001年进军汽车业,先后在全国24个省市投资收

  购了当地规模较大的汽车集团,快速进入汽车产业下游服务领域,在全国形成了强大的汽车销售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广汇在全国有500家4S店,乘用车销量连续4年排全国第一。

  声音

  车市整合已是趋势

  广汇来了,下一个会是谁?

  2月3日晚8时,针对传言“广汇娶申蓉”一事,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成都各大集团老总等业内人士,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广汇的进入,对整个四川车市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车市变局的加快,重组整合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从今往后,车市将从产品营销时代升级到寡头凸显优势的资本运作时代。三和集团董事长黄宗敏:整合仅仅是第一步,管理才是关键。如同吉利收购沃尔沃,磨合、消化决定未来。建国集团董事长黄建国:集团化营销将是汽车业的必然趋势,练好内功才是硬道理。港宏集团董事长陈红:传统的“产品营销”已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资本运

  作”将成为汽车流通渠道最终的主宰。启阳集团总经理陈斌:对申蓉来说,广汇的介入无疑是一次助推。强强联手后的申蓉有了再次扩张、驶上快车道的强大动力。精典集团副总经理牟志刚:从表面看,外来军团“入侵”对四川车商的冲击很大。实质上,塞翁失马,这种“逼迫”下的势态将使竞争更加充分,本土车商也将在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东风日产西南大区营销总监黄河:无论格局怎么变,消费者的主场地位永远不会逆转。因此,谁取悦消费者,谁就是最后的赢家。新易在线总编辑张勇:大鳄杀入,平静的成都车市将起波澜,新一轮的洗牌、整合将在所难免。广汇来了,下一个会是谁?

  政策背景

  商务部:孵化千亿级汽车经销商“航母”

  日前,被称为汽车流通行业“巨头孵化器”的《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商务部出台,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意见》明确提出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力争到“十二五”末,汽车零售百强企业营业额占行业总量的比重超过30%。将培育3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区域性汽车流通企业,3-5家超1000亿元的大型

  汽车流通企业。

  在2010年汽车经销商100强名单中,仅有两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庞大集团和广汇集团)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有另外11家汽车经销商集团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前10名经销商集团的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全部加在一起也仅为2813.7亿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达到《意见》要求的规模尚有不小的距离。

  记者点评

  从产品销售到资本运作

  申蓉:首吃螃蟹者

  纵观已走过17个年头的申蓉,每一次转身留下的都是被别人追赶的背影:第一个在车界提出营销理念、第一个提出买断销售、第一个开通车主8180服务热线、第一个拥有自己的赛车队……而年产值超过80亿、创纪录的63个全国性技术评比大奖,又为“另类”的申蓉贴上了“技术”的标签。

  在汽车业面临重大变局的当口,单纯的产品销售和传统的营销已成为过眼浮云,大手笔的资本运作才是主宰未来的“神马”。“领跑”已不再是人云亦云的口号。从这个意义上讲,申蓉,再次成为业界的首吃螃蟹者。

  本版采写记者黄明君

(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