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中国校车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 叫好声中隐忧重重

中国校车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 叫好声中隐忧重重

大家车网 2012-01-10 00:00 来源:汽车之友 作者:陈墨雯

引言:在年末的12月27日,工信部就火速发出《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国家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稿,一个关于校车安全的国标时代呼之欲出

2011年虽然勉强过去了,但多起造成重大孩童伤亡的校车事故至今让人伤痛。政府方面对于“祖国花朵”的安全重视程度也是快马加鞭,在年末的12月27日,工信部就火速发出《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国家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稿,一个关于校车安全的国标时代呼之欲出!

意见稿首次对校车的安全性能做出不少符合潮流的细节规定,这显然是重大进步!社会各界为此欢呼的时候,笔者也颇为赞叹效率之高!但仔细研读意见稿后,笔者连同业界不少专家却看到新的隐忧,既然是征求意见稿,本身就是需要大家多提自己的意见建议,所以笔者也不吝抛砖引玉,多啰嗦几句,也是期待更多理性的声音加入这场事关下一代和汽车行业的大讨论中——

质疑一:700mm底盘高度,是偏见还是笑话? 


这些各国的校车都不是700mm以上底盘啊,但同样安全

美国大鼻子校车的安全传奇影响确实大啊,以至于工信部的《意见征集稿》中校车底盘离地标准“顺理成章”的定在了高度不小于700mm!殊不知,700mm相当于三个台阶高度,如果是幼儿园或者小学低龄的孩子们乘坐,每天需要用手脚并用才能上下车的!看来这个标准还带有强制锻炼的意味!

撇开不同年龄孩子的情况差异,就看这700mm底盘高度的“唯一标准”也有悖实际情况,显示出标准制定者只知道大校车而不了解全世界校车的整体情况,说白了,就是MS被美国的某个标准忽悠了!此话怎讲?不知道标准制定者是否清楚,美国的校车分为ABCD四类,能满足700mm标准的只有CD类,但实际上,美国60%的校车是AB类的短头车型。再看邻国日本,采用了短头甚至平头轻型客车改装的校车,又称为“娃娃车”,虽然常常是卡通造型,但实际上安全标准并不比美国逊色;而在欧洲,如果也是700mm底盘的要求绝对是坑爹啊!因为英国引以为傲的双层大巴校车底盘是一个比一个低,但安全不容质疑,而皇室也会用的MAXUS、依维柯这类的短头轻型车也从没有把底盘高当做光彩的事情。看起来,这世界上本来并非只有700mm以上的大型校车一种,就算是被当做范例的美国也没有如此,所以这700mm是怎么就和安全挂钩了,“赶英超美”的大跃进难道还要在娃娃们身上来一次?

质疑二:鼻子大了,就一定安全了?屁股就不用管了?


按照咱们的标准,美国的平头校车是不是该退役才行?

前面咱们已经说过,全世界的校车并非只有大鼻子(发动机在车厢前部并延伸)一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校车家族中也都包含了平头(发动机在车舱内)车型,但是咱们的《征求意见稿》却煞有介事的规定了“两箱式结构、至少一般以上的发动机长度应该位于前挡风玻璃最前点以前”,因此校车只能采用大鼻子才能满足。这样一来,大鼻子宇通开心了,但更多将发动机后置的大巴、发动机在车内的平头、短头车型却只能一边懊丧去,谁让你们爹妈没给你们生一个美国式大鼻子!就连美国人自己的平头大巴校车也只能大呼“让我们情何以堪!”,毕竟美国校车是靠“屁股结实”出名的!


美国校车是靠屁股敦实出名的哦!

这大鼻子因为发动机在前面,如果正面碰撞,确实占优势,但是安全的隐患从来不是“正面”的,很多车正面碰撞成绩超好,但是被人旁边碰一下或者自己不好翻车什么的,安全的底子就全露馅了!所以光是大鼻子并不能保证全车的安全,国内不少企业也早就不把正面碰撞成绩拿来炫耀了,他们更关心国家还没有强制检测的侧翻、后方、侧方碰撞,但这些方面的努力在“大鼻子”的阴霾下显得有点傻呼呼了,《征求意见稿》等于在怂恿:做校车,没有大鼻子其他方面再安全也没用!这样对那些致力全方位安全的企业来说公平么?

隐忧三:路上开不开得了,买不买得起,油耗高不高,这难道都不是问题?

关于校车的问题,其实国家发改委领导就公开表示过,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特征非常明显,地区之间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学校布局,财力方面差距也非常大,建立校车制度不能脱离国情照搬别国的做法,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但征求意见稿一出来却处处有悖领导的高瞻远瞩,这执行力真让人汗颜!


为什么不能给小巧、安全、省油的校车合理的生存空间?

先说开不开得了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学校的遍布也千差万别,平整宽阔的柏油大道到羊肠小道条条通学校,有些地方大巴开进去别的车都别走了,有些田埂路上开大巴如同走钢丝,学生每天坐这样的车还谈安全?目前大中城市里道路也是金贵无比,大型校车占道的问题还少么,现在这么一刀切的玩大车,不管道路能不能承受,不管学校门口能不能停车,这不是添堵么?

再说买不买得起的问题。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购买校车,那只有大鼻子可选,动辄3、40万元的价格还是便宜你的,对于中国150万台校车的需求来说,意味着需要至少近5000亿的投入!都说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目前实际情况是大量偏远地方的孩子连校舍都成问题,老师工资都发不出,这大家伙买回来根本养不起,这些棘手问题还没搞定就铺张到出手就是价值几十万的豪华大校车,您以为您是在美国加州办学?

还得说说常常被忽略的油耗和排放问题。治理污染和高能耗已经是国家政策,但按照《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咱们买校车就不必考虑什么环保什么油耗了,什么PM2.5,什么油荒,难不成都和校车无关?150万台高能耗的美国式校车都开起来,带来的环境问题再花5000亿治理?不符合环保趋势的油老虎打着校车的幌子进入市场,这让那些花力气在低能耗上的汽车企业怎么伤得起!环保路上,不能走回头路!

从12月27日征求意见稿“火速出炉”到1月11日就要专家投票定稿,有关部门的效率不可谓不高,但快马加鞭过程中社会各界校车相关者的话语权缺失也不容忽视,所以时间不多,笔者也只有借助文字聊发对意见稿中不合理不合适的种种质疑了!话说回来,关于娃娃们上下学安全的问题,却远不是一个校车安全标准能搞定的,只关注校车尺寸大小价格高低本身难免会让校车变成另一种炫耀政绩的工具!正如汽车界的意见领袖贾新光老师说的那样,“在没有资金实力解决校车问题之前,还是认证解决孩子上学的安全问题,学校、教育部门、车管部门、政府部门都切实负起责任,也就谢天谢地了!”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