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

大家车网 2012-01-09 11:24 来源:汽车中国网 作者:黄艳

  临近春节,中国境内一年一度的“大迁徙”现象即将展开,浩浩荡荡的队伍将从沿海城市,逐渐向内陆地区进发,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国内的交通运力将会受到严重考验,特别是铁路和公路,更是牵动着无数归家同胞的内心。正是这一期间,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比率可谓是相当高,近期已经出现诸如沪昆高速车祸、贵州大巴翻车等特大交通事故,更是提醒众多的驾驶人士,注意行车安全。除此之外,选择一辆安全性较高的车型也有一定保证。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0) 大家车网

  何谓安全性高,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汽车厂家自弹自唱的广告语,最主要还是要根据成绩来说话。自主品牌车型在国人的心目中,始终在安全性有别于合资车型,特别是在低价位区间上,不过,这将逐渐成为过去,从吉利帝豪EC7在欧洲碰撞测试中获得4星表现来看,自主车并不都是不堪一击,而在2011年公布的C-NCAP成绩上,长城腾翼C30和江淮和悦成为了众多自主紧凑车中获得5星的代表,这或许会改变部分人对自主车的看法。接下来让大家感受一下两者的魅力。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1) 大家车网

  从销量上看,用江淮和悦来对比腾翼C30,好像有点不太公平,后者在2011年月销量上,均超过1万台,甚至还出现1.5万台的成绩,这几乎是和悦最好月销量的两倍,纵使拥有自主紧凑车型中最长轴距,但和悦的市场地位相当尴尬,前有腾翼C30,后有帝豪EC7,另外还有比亚迪F3、东南V3菱悦等一众好手虎视眈眈,看来只能借助5星安全的成绩,以此重新得到消费者的注意了。

  外观造型

  从正式上市时间来说,腾翼C30和江淮和悦相差无几,只能说前者的前期工作做得更为充分,在推广宣传方面下尽了功夫,因此,自正式亮相以来,一直都是备受关注,而和悦则显得较为低调,或许,这与品牌的认知度有一定关系,每当提到江淮这一品牌,许多人肯定都会首先想到瑞风和其商用车型上,毕竟这才是其销售主力。

  让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两者的外观,在这方面,江淮和悦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由意大利著名的宾尼法瑞纳设计公司,联合江淮国内外数千名顶级设计师和专家联袂打造,为和悦增添了浓厚的欧系风格,这是其独到之处。而腾翼C30虽然是由长城自身设计,但由于借鉴了欧盟标准和注重风阻系数的原因,长轴距短车身的造型,丝毫不逊于江淮和悦。

  虽然腾翼C30经过了一次小改款,但前脸采用的U型造型和经过镀铬装饰的横贯式进气格栅设计,配合一体式卤素前大灯,整体符合国人追求的简约大气。被宾法公司誉为“宾法十年最美车型”的和悦,采用优雅流线的整体造型,同样的U型前脸显得更具质感,加上精致动感的熏黑前大灯,显得更具犀利感。

  某些时候,不得不赞叹外国设计师巧夺天工的构思,和悦尾部的造型与前脸遥相呼应,简直可以跟得上潮流,如果把车标和标识掩盖上,说不准还有人以为是哪一款合资车型呢!腾翼C30则显得圆润饱满,略显上翘的设计元素,让其运动感大大超越了前脸,不规则造型的尾灯与标配的后雾灯给尾部带来很多时尚感。

  两车在腰线处理方面都达到同级车的上等水准,同样是从前轮眉渐起,贯通与车身同色的前后门把手后,一直延伸到后尾灯边缘,显得分外秀气。结合流畅的C柱造型,和悦在整体感觉上,让人觉得更有跑味。相比之外,腾翼C30把中庸的设计贯彻到底,摆出一副家用轿车的姿态。

  作为一款小改不久的车型,2012款腾翼C30在保持全尺寸备胎的基础上,全系都标配了铝合金轮圈,轮胎的尺寸为185/65 R15,算是紧凑型车的惯常配置。和悦的轮毂采用六幅战斧式铝合金设计,金色的卡钳在视觉上增加了新鲜感,而205/55 R16的轮胎尺寸,比C30更为高级。

  内饰设计

  当视线转移到车内设计上,无论是腾翼C30还是和悦,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对家居风格的妥协,而值得称赞的是,两者在造工上都摆脱了自主品牌较差的印象,清新脱俗的感觉都为其注入活力,此外,2011款和悦还提供全黑内饰设计,着重突显运动风格,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2) 大家车网

  腾翼C30上深下浅的内饰布局和黑银搭配的中控台,体现了一款舒适性A级家轿的特征。由于成本所限,基本上都使用了硬塑料,但制造和组装工艺方面还是保持着长城目前的最高水准。和悦的内饰设计更符合欧洲车的风格,营造豪华、温馨的氛围,高档典雅又不失大方气派。配合圆弧形为主的格局设置,彰显出了颇具传统特点的审美风格。这在自主车型中可谓是绝无仅有。

  至于在方向盘上,两者均是由来已久,腾翼C30的三幅式方向盘已经在炫丽、M2等一众车型上现身,算得上是家族化装备,如果真要在其身上找亮点,那非加入的镀铬块装饰莫属了,除了低配车型,真皮包裹和多功能按键都悉数登场。而和悦的方向盘与同品牌的同悦车型一样,其四幅式造型显得有点怪异,与其运动化的内饰设计显得格格不入。

  说到运动性,这就不可不提和悦的三炮筒式仪表盘,在宾悦和同悦车型上出现的立体式仪表并没有出现在其身上,取而代之的全新仪表盘显示出江淮自身的设计水平,配合橙色的背景光,更是为其增添一丝的温馨感。腾翼C30的仪表盘犹如镶嵌在中控台其中,与中央的储物架连为一体,经过镀铬装饰的边框显得更有档次,而内里的数字则采用了传统设计。

  和悦中控台覆盖了软性的塑料,1.5L版本的车型采用银色装饰面板搭配起来,相比于仿木纹的装饰板来说,其能够为其中控台增添几分运动气质,1.8L车型则用钢琴烤漆全面期待了银色面板,两侧的圆形空调出风口也增加了一圈镀铬装饰。C30采用黑色与银色搭配的中控面板要比之前的全银色设计方式更具有眼缘,而且红底白字的双闪开关在黑色面板的映衬下变得相当醒目。

  面对售价在8万元左右的家用轿车,对于先进的科技装置配备要求不能太高,只希望能够增添一些舒适配置,算是最实际的愿望了,而两者基本上都能做得到,特别是在高配版车型上,增加的电动天窗,已经是不可多得的,虽然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车型的该配置造工尚存疑虑,但鉴于其成熟的造工品质和强烈的市场反响,还是值得肯定的。

  空间布局/动力搭配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3) 大家车网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4) 大家车网

  对于两者的定位来说,乘坐舒适性才是王道,家用轿车是应该要做到的,只可惜仅在高配车型上配备皮质座椅,但整体而言,无论是在包裹度还是柔韧性方面,和悦和C30都是不分伯仲,不过,后者增加了前排座椅加热功能这是其优势所在,虽然这仅仅适合某些地区的用户,但有总比没有好,说不定有一天能够用得上,那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外,腾翼C30还有一处值得称赞的地方,那就是其后排地板整个都是平的,比起和悦车内那块“大鼓包”,就算是坐上三位乘客,中间那位肯定要舒服多了!特别是较长时间乘坐,差距明显就出来了。而后排空间出风口算是同级车型为数不多的配置,更何况在和悦车型上是全系标配呢!

  在腾翼C30刚上市时,鉴于其在A级轿车中,前后排空间最大,被誉为“空间之王”。而当和悦突然杀出时,其一切都变成了浮云,C30只能屈居于这位名副其实的紧凑型车轴距王之下,腾翼C30长宽高分别为4452mm/1705mm/1480mm,轴距达到了2610mm,比大众速腾还要大,这在自主车型中实属不易,可惜,一山还有一山高,和悦长4590mm宽1765mm高1465mm的车身,加上2710mm的轴距,以中级车的尺寸水平入侵紧凑车阵容,夺下“轴距之王”的称誉算是当之无愧。

  两车在储物空间上的表现算是不过不失,在常规位置上都配有储物架,但其容积值得商榷。虽然两者都有一定的优缺点,但总体而言,腾翼C30的储物盒及储物槽更加丰富,而且四个车门均有可以放置矿泉水的储物槽,而和悦在这一位置则让人感觉过于小气,长度和宽度都很有限,或许看上去挺精致,但实用性的确不高。其前排座椅中间设立了专门的杯架,适合放置罐装或小瓶的饮料。

  打开后备箱,两者的差距尽显眼底,和悦由于采用了更为紧凑的尾部设计,加上引以为傲的超长轴距,从而压缩了其后备箱容积,430L也比腾翼C30的510L足足小了80L,这一次,还不让C30扬眉吐气一番?即使是把后排座椅全部放倒,和悦都会因为那无缘无故多出来的挡板,限制了其扩充后的载物空间,看来,只能让腾翼C30炫耀一下了。

  在动力系统方面,腾翼C30显得更为专一,全系车型仅搭载长城自主研发的1.5升排量且带有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GW4G15直列四缸全铝发动机,并匹配5挡手动变速器或CVT无级变速器,这套组合已经在长城多款车型上普及,其稳定性也得到了认可,对于带动1.1吨多重的2012款腾翼C30还算是比较轻松,最重要是燃油经济性突出。

  和悦车型经过调整后,在原有的1.5L车型基础上,增加了搭载与和悦RS车型相同的1.8L发动机版本,两款发动机都是由江淮自主研发,采用了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除了原有的5挡手动变速器之外,还增加了4挡手自一体变速器,只可惜后者只出现在1.8L的车型上,鉴于其档位数量,而只能用“成熟”来形容了。而从其车身整体重量来说,1.8L的动力更为适合,否则,就让人觉得有点小马拉大车了。

  附上两车碰撞结果:

五星安全之自主紧凑车篇 腾翼C30VS江淮和悦(5) 大家车网

  编辑点评:说实话,江淮在乘用车方面的影响力的确要比长城要低,主要是大家对于其品牌的认可度,以及产品的竞争力有着较大的联系,不过,经过意大利设计公司操刀后,和悦的整体外观和内饰造工都有明显的提高,或许是C30较为中庸的设计,成为其占据自主品牌紧凑车销量宝座的秘诀,此外,长城还对C30推出了长达4年或15万公里的保修政策,这在同级别竞争对手当中很少见。因此,注重品质和核心技术,才是自主车企发展的基石。

  相关链接:一汽-大众  上海大众  东风雪铁龙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