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

大家车网 2011-12-26 17:34 来源:3G门户 作者:黄艳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0) 大家车网

  前有华泰,后有庞大。貌似萨博这个“大龄女”是真的要嫁出去了,可偏偏前面两家你来我往,却谁也没娶到收。眼看到了年关,萨博就如同看破红尘一般,撇开众多追求者,就此香消玉殒。

  12月19日,萨博汽车的母公司瑞典汽车公司发布声明称,已向当地法院提出萨博汽车的破产申请。一场历时将近一年的萨博式征婚记,最终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对于萨博而言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解脱,但是对于青年汽车和庞大集团却是要面临重大损失。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1) 大家车网

  破产提上日程,“双庞”为萨博汽车提供的资金也就危在旦夕。目前,庞大汽车支付的款项为4500万欧元购车款,折合人民币3.7亿元。而青年汽车为收购萨博支出的总成本或达3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为萨博注入资金以及担保贷款等。

  此次中企海外并购失败,主要与技术封锁有关。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曾表示,这样的并购结果已在他意料之中,因为通用一直极力反对,中企的控股性收购就不可能完成。此前,由于担心中国车企获得自己的技术与设备,通用汽车一直不同意中方对萨博的资金注入。纵观这个事件的发展走势,欧债危机背景与萨博英雄迟暮命运本已让收购具备了“天时”与“地利”的要素,而偏偏是通用方面的技术封锁使得此次收购独缺“人和”,所以说这样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2) 大家车网

  虽然收购失败,但是不能否认青年汽车的努力,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慢慢变强,需要海外并购的尝试,但如果这种尝试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那这种并购还是不要为好。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3) 大家车网

  萨博破产历程

  2011年3月29日,由于无力支付零部件供应商货款,萨博被迫停产。

  5月16日,世爵(瑞典汽车前身)宣布和中国庞大汽贸集团达成价值1.1亿欧元的投资协议。萨博5月27日恢复生产。

  6月13日,世爵宣布与浙江青年莲花汽车及庞大汽贸签署非约束性备忘录,两家中国企业将联合向萨博注资2.45亿欧元 (3.52亿美元),青年将持股29.9%,庞大将持股24%。

  10月28日,庞大汽贸和青年汽车与瑞典汽车签署备忘录,将以1亿欧元价格买下萨博100%股权。

  11月7日,通用汽车表示,若中方成功并购萨博,则将停止向萨博供应9-4车型所需零部件和技术。

  12月19日,萨博汽车的母公司瑞典汽车公司发布声明称,已向当地法院提出萨博汽车的破产申请。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4) 大家车网

  校车问题因为恶性事故频出,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在温总理钦点1个月内出政策后……校车又翻了。

  2011年末接二连三发生的校车事故让人不禁感叹,人越来越惜命了,生命却越来越脆弱了。11月16日,甘肃庆阳,一辆核载9人实载64人的幼儿园校车发生事故,至17日已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血迹斑斑的车厢里四处散落的小鞋,看着让人揪心地痛。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5) 大家车网

  一辆核载9人的小客车塞进62个幼儿和2个大人!由事故图片可以看出,小客车是经过改装的,除了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椅,车厢中其他的座椅都已经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板凳”。可以想象当时车厢中的情形,2个大人坐在前面,62个幼儿就像煮饺子一样紧紧挨坐在 “板凳”上。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6) 大家车网

  诚然,让所有孩子能够乘坐舒适、安全的校车是所有人的心愿,也是消除孩子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的前提。2010年7月1日,我国首部小学校车安全国标——《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正式颁布实施。《条件》对专用小学生校车的防火措施、安全带、照管人员座位、车窗、出口、车内布置和车内照明等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各客车企业对校车也是非常重视,完全有能力生产符合要求的校车。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7) 大家车网

  另外,教育部以及各级政府在校车采购上的预算越来越大,相信经过这次阵痛之后,校车的普及会得到很大的推动。但是,有了校车孩子们就安全了吗?围绕校车,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校车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个系统工程——质量系统、运行系统、监管系统以及教育系统等。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8) 大家车网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脱离大的交通环境而单独谈校车,儿童乘车安全隐患也不仅仅存在于上下学的途中。什么时候家长们能文明行车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离开妈妈的怀抱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了,什么时候家长们不再领着孩子闯红灯了……那个时候,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才会真正得到保障。与制造出坚固无比的校车相比,如何增强家长和孩子对于安全的思想意识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软件方面的完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降低危险对于他们的伤害。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9) 大家车网

  他在的时候,比亚迪汽车的销量连年创造着奇迹。他不在的时候,比亚迪汽车的销量却一路下坡不回头。有人说他走的匆忙,有人说他走的聪明。他就是夏治冰。

  如果你对于汽车业界较为关注的话,夏治冰这个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人们熟知的夏治冰,是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比亚迪副总裁,也是中国汽车界一位响当当的重要人物。而他和比亚迪的渊源开始于13年前。1998年,即将从北大毕业的夏治冰被亲自来校招聘的王传福打动,从刚刚成立三年的小公司,到如今跨越汽车和IT两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夏治冰为比亚迪奉献了13年青春年华,也从一个财务经理一步步上升为销售公司总经理。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10) 大家车网

  而就在2011年8月初,夏治冰却突然间辞职了对于他的突然离开,大家有这两种预测:

  第一种可能:夏治冰功成身退。

  其实对于比亚迪和夏治冰来说,2010年比亚迪“退网门”事件其实是最艰难的时刻。而在2011年上半年起,比亚迪投入巨大、耗时颇久的战略车型,S6已开始在全国分区域上市,这款车没有辜负比亚迪的希望,其销售势头很猛。就在大家感觉到比亚迪即将复苏的时候,这或许也就是夏治冰一直在等待的时机,毕竟这时候的卸任会使得比亚迪受到的震荡相对较小一些。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11) 大家车网

  根据比亚迪当时的公告称,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在1.21亿元至3.63亿元之间,与去年24.2亿元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5%-95%,利润大降主要因汽车销量下降所致。

  过去两年,汽车业务在比亚迪销售收入中的比重接近5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比亚迪2011年前五个月销量不足20万辆,同比下降2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已跌出汽车销售排行榜前十位,而去年同期,比亚迪销量尚有28.9万辆,排名第8。而比亚迪的低迷,夏治冰要承担相当大的一部分责任。

  同时外界还认为,夏治冰的离开是因为其与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在内部发展战略上存在分歧。王传福一直对新能源战略比较坚持,并相信2011年将是比亚迪大规模量产电动车的元年,为此不吝大手笔投入。夏治冰对电动车的商业化是否能马上到来则并不确信。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12) 大家车网

  无论夏治冰到底是因为何种原因辞职,现实都摆在眼前。夏治冰通过多年的努力,对于自身形象塑造已经非常成功,相信他再去任何一个地方工作,都能够获得不错的条件。而相比较而言,比亚迪今后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13) 大家车网

  高晓松是个娱乐明星,本与车界无关,与乌梅奖无关。可偏偏因为醉酒新政把他拉了进来。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高晓松就是这个不长眼的醉酒入狱第一人。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相信大家对于这句话并不陌生,酒后驾车的危害相信大家都很明白,但是由于之前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使得人们对于酒后的处罚变得有恃无恐。根据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一般只处以15天以下行政拘留和交纳一定罚金的处罚。而从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14) 大家车网

  高晓松非常不幸地成为了醉酒入狱的第一位公众人物,他的醉驾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影响。而在其被判入狱时,也曾写下了“对不起,永不酒驾”的“悔过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高晓松因醉驾而被判刑的现实,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同时,对于全社会来说,更有着至关重要的警示意义,而无论是入狱时的“对不起,永不酒驾”,还是出狱时自叹“最长的半年”,这都是高晓松唱给公众的“警示歌”。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醉酒入狱不仅会使得醉酒人受到最长6个月的牢狱之灾,同时他还将面对很多隐性的负面效应,这对于本人的事业发展将受到深远的影响。

悲情镜头,2011不能忘的人与事(15) 大家车网

  在工作影响上,受处罚人如果被单位辞退将无法要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同时根据一些工作的特殊性,如果是营运车司机将终生不能驾驶营运车辆,如果是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

  在生活影响:受处罚人参军入党出国受限制,同时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即便是出国留学也难获签证。此外,

  醉驾入刑对出国旅游影响不大,但如果要办理移民签证或留学签证,则必须准备无犯罪记录证明。因为办理出国签证时,绝大部分国家都要求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近刚刚公布的数据,在《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7个月来,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201153起,较去年同期下降 44.5%。其中,醉酒驾驶机动车33183起,较去年同期下降43.7%。由此可以看出酒驾入刑的实际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希望执法部门能够将这一良好的开端坚持下去,减少执法弹性,高晓松案,让我们看到了“名人”在司法面前只是“人名”;当公职人员酒驾后,也能与普通公民一视同仁,而不是大醉化微醉、微醉化无醉,毕竟这关系到“醉驾入刑”的实际威慑力,关系到全社会的公正信心。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