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

大家车网 2011-12-07 10:46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杨洋

    作为一名媒体记者,我很荣幸可以亲身参与江铃·溪桥工程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的活动。我用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次活动的全过程。现在我将用照片带大家走进真实的江铃·溪桥工程,用文字为大家解读这些照片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1年11月26日,早上8时,江铃·溪桥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的启动仪式在江铃汽车凉山琦洋汽贸展厅内如约举行,参与此次活动的江铃车主纷纷就坐,在这其中有一位小姑娘拿着溪桥画册认真地看着。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0) 大家车网

小姑娘认真地看着溪桥手册

    本次活动的车队领队兼主持人阿东经验丰富,而且他的光头也十分引人瞩目。在江铃·溪桥工程创始之初,他便亲身参与活动之中,主持起来可谓驾轻就熟。片刻言语间,所有人的目光便聚焦在他的身上。他向在座的西昌江铃车主讲解溪桥工程的内容以及含义。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 大家车网

阿东优秀的主持

    随着启动仪式的进行,爱心车模拍卖环节,多位爱车车主出价竞拍,其中一位女士多次叫价并最终以800元拍得爱心车模。当她将善款捐进捐款箱时,那眼神中充满了坚定。这种坚定也许是江铃车主所特有的。这也许是一份对爱的坚定,对善的坚持。在启动仪式最后,在座的江铃车主纷纷走上前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2) 大家车网

爱心车主出价瞬间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3) 大家车网

爱心车主捐赠善款时坚定地身影

    据了解,江铃·溪桥工程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展广场募捐、公益宣传等公益主题活动近300场,参与群众100多万人;进行10次江铃汽车慈善行活动,爱心车队累计行程7万多公里,遍及26省200多个城市,运送爱心物资70多车,2500多名各地江铃车主参与其中。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4) 大家车网

西昌车主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5) 大家车网

西昌爱心车主在展厅前合影

    凉山站的便民桥援建地在距展厅近60公里的昭觉县解放沟乡瓦子村。启动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人员上车向目的地进发。这次凉山站的活动是回访便民桥,这座编号为NO.20的“江铃·溪桥工程”便民桥被命名为百强巡展爱心桥。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6) 大家车网

车队行驶进入昭觉界

    山东、广东、浙江和江苏的百强县市人民通过广场募捐为该便民桥的修建捐款5万元,由此命名百强巡展爱心桥。与此同时,“江铃·溪桥工程”慈善基金拨款3.5万,当地县财政拨款1.6024万元。百强巡展爱心桥总拨款10万元人民币建成。我对这座桥充满了期待,想一睹其容。在车队行进的路上,一路欢声笑语。这就是快乐慈善,慈善不一定只叫人悲伤,快乐的慈善才是可持续的,毕竟天生下来,我们的笑就比哭要多。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7) 大家车网

车队行驶在公路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了昭觉县境内。侧目望去,路旁的风景甚是秀美,而沿街的房屋上的图腾引起了我的注意。昭觉,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彝族人民古朴神秘、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与人文景观在这里汇聚,这些图腾则是一种文化的代表。仔细看,这里的房子外观整洁,新刷的墙面洁白似雪。向当地的爱心车主打听得知,当地的房屋都由政府出资粉刷一新,说明这里不是被遗忘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不仅没有被政府遗忘,同时也没有被充满爱心的人士所遗忘。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8) 大家车网

道路两旁的彝族特色建筑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9) 大家车网

车队进入山路

    忽然,车队拐进了一段山路,突然的颠簸让我一下精神抖擞起来。前车扬起的尘土让前方的路一片模糊。就在此时,车队突然减慢了速度,看向窗外,原来在路边有几个小朋友在路边前行,他们背着的竹筐与他们的身形不成正比,他们如此小的年纪便担负起了劳作重任,真是让人感叹。此时,路边的一座破桥又引起了车队的注意,这座桥是由几块简单的木板搭建而成,横在河中央。这么看去真是危险,不知是否还有人过这座危桥。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0) 大家车网

路边的小朋友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1) 大家车网

路边的危桥

    经过辗转,车队终于到达了“江铃·溪桥工程”NO.20便民桥。在这里,村支书图比次哈带着瓦子村的村民在这里等候爱心车队的到来。一下车,便看到一位老汉眼中含着泪花,我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2) 大家车网

洛古次何见到车队泪流满面

    原来,关于这条河,这座桥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名老汉叫做洛古次何。1999年9月7日这一天,村里一对夫妻到拉青河对面下地干活。涨水的拉青河瞬间夺去他们年轻的生命。这对失去生命的夫妻就是老汉洛古次何的儿子与儿媳,他们留下当年年仅三岁的哥哥洛古日拉和一岁的弟弟洛古有拉,哥弟俩在叔叔的抚养下转眼都到了上学的年龄。要去解放沟小学,就必须每天趟过拉青河。拉青河就像恶魔一样,夺去父母生命之后,眼下又要生生阻断孩子的求知之路。幸亏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到这里调查,200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来这里调研慈善项目时,得知这个事情,在昭觉拉青河上修建便民桥的事情马上提上日程。桥建好了,老人的心终于放下了。从此以后,拉青河再也不会夺取彝族兄弟的生命。孩子的求学之路从此畅通起来。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3) 大家车网

老人站在桥上呼唤他的儿子与儿媳

    在现场,老人用彝语向在场的各位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村支书图比次哈一字一句的翻译着老人的话。虽然我们无法直接听懂他的话,但我们可以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的感激之情。在这里,江铃车主们亲自走过这座桥,因为地处高原,风较大,站在桥上还有些左右摇晃。可想而知没有这座桥的情况下,拉清河就像一只穷凶极恶的野兽注视着村民,每到风起水涨时便向村民扑去。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4) 大家车网

村民过河场景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5) 大家车网

江铃车主过桥体验

    我对现场江铃车主进行了采访,他说:“如果不是江铃·溪桥工程,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来到这个地方。不会了解到这里还有一群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人。谢谢江铃·溪桥工程给了我一次洗涤心灵的机会。”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6) 大家车网

江铃车主在桥上合影

    洗涤心灵不止是便民桥援建地,在随后的小学之旅中更可感受震撼。车队一行来到了拉青达觉小学。江铃·溪桥工程将为这里的同学捐献文体用品。昭觉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共有1000余名孤儿,拉青达觉小学中就有些孩子是孤儿。对这些孩子仅仅进行物质上的帮助远远不够,他们很缺失心理方面的辅导,这次爱心活动是一种大胆尝试。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7) 大家车网

一位孩子向我的相机走来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8) 大家车网

拉青达觉小学的破旧教室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19) 大家车网

拉青达觉小学生期待的眼神

    拉青达觉小学的学生看见爱心车队的到来,情绪顿时高涨了起来,脸上的笑开了花。我举起相机,快速的拍摄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其中,一位小姑娘看着我的镜头,她长得很漂亮,清澈的眼睛格外明亮,双眸仿佛要透露什么,可能是对上学的期望,也可能走出深山的渴望。当我准备用镜头捕捉这瞬间,她却羞涩的底下了头。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20) 大家车网

羞涩的小姑娘打动人心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最纯真的,来自爱心车队的两位小孩与拉青达觉的小朋友们互换了礼物。礼轻情意重,拉青达觉小学的孩子自己手工制作的玩具虽简单但有意。他们亲手制作的玩具不像城市里孩子们的新潮时尚,但却包含意义。最后小朋友们那深情的一握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21) 大家车网

来自城里的小朋友与拉青小学学生护换礼物

    一阵欢呼,主持人阿东与孩子快乐的做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中由于语言不通,阿东犯了难。此时,拉青达觉的老师站了出来,充当了起翻译。快乐的笑声响彻拉青达觉小学。西昌江铃的陈总将上午江铃车主捐赠的2895元钱全部拿出交予小学校长,他说:“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小学的现状,让这里的孩子们茁壮成长。”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22) 大家车网

击鼓传花游戏让现场一片欢笑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23) 大家车网

陈总将善款交予小学校长

    在活动的最后,所有爱心车主将捐赠拉青达觉小学的校服分发给这里的孩子们。爱心车主们取出一件件校服交给孩子们,在交给他们的时候,有的车主边发边给孩子一个鼓励拥抱,或摸摸他们的头,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给拉青达觉小学的孩子们爱的传递。

“百川溯源之旅”凉山站纪实(24) 大家车网

爱心车主将校服交予小学生

    夕阳西下,爱心车队还是要离开的,拉青达觉小学的小学生们都出来为叔叔阿姨送行,这一幕是多么的温馨。孩子们,再见!孩子们,好好学习,以后我们还会再见的!

    凉山站的活动让我感受颇深,彝族的同胞生活在这里,一直没有走出去。但我们不曾遗忘他们。我们会坚定地给他们爱,给他们支持。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