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1-23 17:09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唐丽丽
发表于2011年6月23日《南方周末》
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经济局势、全世界水和食物,所有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是否有能力构建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同样地,针对这些领域的政策和投资决策,也将影响世界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能力。
未来几十年能源前景将如何变化?我们必须共同应对什么样的挑战?
我将这些挑战称为“三难”问题,因为它们都牵涉到相互关联的三个要素。我们不能只解决其中之一而忽视其他,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就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而言,我们面临着“三重三难困境”。
第一重“三难”,是3E——经济(Economy)、能源(Energy)和环境(Environment)。近期发生的这场金融危机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都不能将经济增长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也不能期望那些刚刚看到现代化生活曙光的发展中国家停止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他们购买了一生中的第一台冰箱、第一台电脑或第一辆汽车,这些是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这种趋势带来的结果显而易见——能源需求将大幅上升。
据壳牌能源远景团队的研究,如果按照现有水平,我们将面临巨大的能源缺口,数量大约相当于2000年整个能源行业的规模!我们必须想办法填上这个缺口——或通过大幅减少能源需求,或大幅增加能源供应,或二者兼备。我们称之为“不确定区域”。能源需求增长对我们所说的第三个E——也就是环境——也有着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要解决这个艰巨的3E“三难困境”,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长期以来高额政府补贴导致能源价格处于低位,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助长了他们不注重能效的习惯。降低补贴有助于提高能效,节省能源,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中国领导人显然已意识到,需要协调好经济、能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过去三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还将继续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已明智地设定了宏伟目标,将努力降低能源强度,发展“战略型产业”,比如与节能和环保相关的产业。同时,重点也逐步从增长的数量转移到质量。这不仅对于中国是一项重大的转变,对世界而言亦是如此。
第二重“三难”,是能源本身的3A——资源丰富(Availability)、可以开采(Accessibility)和可以接受(Acceptability)。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我们不仅必须找到新的能源资源,我们还必须开发相应的技术来开采利用,并且还要确保我们采取的方法能够被消费者和社会所接受。
例如,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增加天然气的比重,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天然气是燃烧最清洁的矿物燃料,其二氧化碳排量比燃煤发电厂少50-70%。天然气发电厂成本更低,建设周期更短,还更易于启停,可以作为风电和太阳能调峰的理想手段。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这是在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同时,最快速、最经济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目前地球上技术上可开采的天然气资源足够人类使用250年。此外,过去十年来的技术进步使人类可以经济可行地开采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尽管天然气储量丰富并且技术上可以开采,但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使用天然气的政策很重要,否则它将依然藏身地下。中国政府计划将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提高近一倍,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推动因素。
我们还必须努力让社会各界确信,储存于地下的天然气资源能够被安全地开采出来,不会对地下水供应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只有这样,这种储量丰富的新型能源资源才符合3A的要求。
第三重“三难”,涉及全球能源、水和食物需求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能源、水和食物需求在本世纪中期将大幅上升。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消费更多的食物,其中包括肉类和乳制品,这就需要更多的淡水来生产这些食品。如果当前的水消耗趋势保持不变的话,那么到2030年,全球饮用水需求和淡水供应之间的缺口将达到40%。
满足全球各地对于水和食物的需求,是我前面提到的能源需求增长的因素之一。水的加工、运输、淡化或回收利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现代农业技术是能源和淡水密集型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而化肥又来自化石燃料。生产这类能源还需要水——钻井、洗井和加工原油时都需要用水,因此水、能源和食物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比其他耗水量很高的行业,能源行业的耗水量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加,耗水量也将随之上升。
今后几年内,我们必须以更全面的眼光看待这种关系,因为更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将面临水供应的巨大压力。我们怎样生产能源,或者我们选择种植和吃什么食物,都应考虑是否有足够的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的成本有多高。当然还有节约用水——这将有助于我们管理能源需求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正如我的中国朋友常常对我说的那样,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尽快、整体的解决“三重三难困境”。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已经在过去克服了许许多多的挑战,因此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