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BMW南区3系探寻文化之旅背景介绍

BMW南区3系探寻文化之旅背景介绍

大家车网 2011-11-17 10:30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张聪聪

    2007年,由BMW发起的一年一度的“BMW中国文化之旅“活动,旨在对中国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自觉意识。五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全部行程超过1.2万公里,先后探访了我国16个省市和六大国家级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的1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43个濒危项目捐助超过500万元的现金,成效斐然,社会反响热烈,对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并为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树立了一个良好范例。

    五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也得到了媒体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共有超过1000名记者先后参与到活动当中,相关报道超过十余万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三年报道了文化之旅的行程。2008年BMW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威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BMW中国文化之旅”已经连续四年被列入我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寻根溯源,山海相连的精神家园”

    在2010年夏天,以“寻根溯源,山海相连的精神家园”主题的2010“BMW中国文化之旅”从上海出发,深入走访了我国东南沿海三省一市,为公众铺陈开一幅毓秀且隽丽的文化长卷:车队取道“千年渔乡”浙江象山,对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走访;继而进入福建,进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入挖掘和探访了台海两岸密不可分的文化脉络;最终成功抵达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全程历时10天、行程2200公里,探访各类文化遗产项目26项。

    “BMW南区3系探寻文化之旅”

    在“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号召下,BMW南区全体工作人员和各经销商积极响应,发起华南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旅,继续践行社会责任,并积极带动广大爱心车主参与,共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活动形式:

    以车队形式,组织车主、媒体和BMW经销商及工作人员前往广东、福建地区,探访当地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沿途采风,并对其中亟待保护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活动目的:

    •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 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激发深层次的内在共鸣;

    • 以生动的形式展现文化魅力,以切身的行动体现BMW责任之悦的真谛。

    探寻项目介绍:

    福建线:

     漈头村:5公里处,座落着一座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漈头村(古称龙漈乡)漈头村肇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全村方圆3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812户4000多人口。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商贸发达之地,聚集过不少文人商贾。这里的科举文化、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物古迹都是远近闻名,享有屏南“四大书乡”之首的美誉。历代科举人士达200余人;这里还被誉为“戏剧之乡”,屏南七种地方戏有四种都发祥于此。漈头的武术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有“漈头武术甲闽北”之说,至今代代相传,保留着习武的优良传统。漈头村“古”香浓郁,“古”色可餐。她象一幅藏之深山、美仑美奂的古画;她象一首文采斐然婉约感人的古词;她象一坛甘淳浓郁,含英咀华的古酒;她象一曲穿越历史、余音绕梁的古乐!

     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958Ⅷ-175)。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是以传承人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木拱廊桥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师傅指挥,其他木匠操作完成。木匠工艺按照严格的程序,通过口头传授和个人示范流传下来,抑或通过师傅对学徒的教授或是作为家族手艺,代代相传。作为传统工艺的载体,木拱廊桥既是传播工具,也是传播场所。它们是当地居民重要的聚集场所,人们在木拱廊桥上交流信息、开展娱乐活动、举行祭拜仪式,凸显文化特征。但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木材稀缺、可用建筑空间不足等因素威胁到了木拱廊桥工艺的传承与存活,这一传统已有所流逝。中国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双龙桥:白水洋上游峡谷中的木拱廊桥,是一座重建的双龙桥,桥长66米,宽4.5米,两墩三孔,双龙桥既是两岸交通的桥梁,又是游客中途休息,乘凉和躲避风雨的场所,而且还是观赏白水洋、五老峰的观景台。桥的梁上还书写着优美的对联供游客鉴赏,桥中的神龛祀观音菩萨,是善男信女们朝拜的地方。

     千乘桥:位于棠口乡棠口村,是屏南境内第二长木拱廊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明末清初毁于火患,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雍正十年(1729年)落成。嘉庆十四年(1809年)被大水冲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并召集能工巧匠精工勘察设计,把桥梁建成形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公鸡形象。桥长62.7米,宽4.9米,桥面至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桥堍和桥墩以块石砌筑,墩船形,墩尖雕成鸡喙形状。桥屋建24开间99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飞檐翘角顶,桥面以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供奉唐三藏、二郎神、孙悟空、顺风耳、千里眼。

     漈下村:系宁德市屏南县甘棠第二大行政村,系历史名人甘国宝的故乡。现全村人口达1700多人,368户,辖2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际下历史悠久,古建筑特色,名胜古迹甚多,历史文化气息浓厚。际下位于屏南县南部,在秀丽文笔山麓南面盆地之龙际溪畔,东与梨坪接壤,距县城15公理,西与前院交界至长桥11公理,北连洋头寨至文笔峰5公理,南邻巴地距乡所在地9公理,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构筑,整个古村建筑成“臼”字,四面环山,双溪夹流,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壌中和。

     南少林:九莲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间盆地,居九华山脉中段,地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山间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给,大本营离各个隘口不过数里之遥;且坡度平缓,如有军情,到隘口凭险据守不过片刻功夫。从地理形势上看,林山实在是个易守难攻的藏龙卧虎之地。寺区周围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目前各寨遗址均存。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颇为壮观的山涧瀑布。少林寺遗址正处在九莲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两三万多平方米,十方丛林的气度可想而知。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莆田南少林寺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南少林景区,有南少林寺、九华叠翠、紫霄怪石、关帝庙等自然景观,还有九牧祖祠、澄渚书堂、九华山摩崖“虫文鸟篆”的仙篆文字,更有海上女神林默娘、三一教创始者林兆恩、民族英雄林则徐、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史迹和石刻等人文景观。大量丰富而有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将被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形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涉外服务发达、集旅游、朝圣、度假、轻工、商贸等为一体化的旅游名胜度假区。南少林寺遗址历史谜案揭开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挖掘南少林武术,莆田市先后举办了五届南少林拳大汇赛,“虎虎如生莆仙拳,发掘整理天下扬”,海内外各界人士慕名前来莆田参观、朝拜、习武的络绎不绝。1992年8月8日,省政府正式批准重建南少林寺。南少林寺重建工程分三期进行,由国家建设部、省古建筑研究所进行总体设计,首期工程南少林盘山公路,由赵朴初先生亲自题写的“南少林”大牌楼、小牌楼以及寺区的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长廊、僧舍、放生池、护寺河、护寺桥、山门等10多个项目和寺外的停车场等已于1998年12月8日竣工、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重建的南少林寺既保留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貌,又体现了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崛起,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胜地。

     贤良港:古称黄螺港,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山亭乡港里村。港里,古称贤良港,亦名黄螺港,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海神妈祖在港里诞生。贤良港是海上女神——妈祖的诞生地。妈祖羽化后,乡人建祠纪念。祖祠始建于宋代,今祠内保存有宋代妈祖宝像,清乾隆石刻碑记及附近的“妈祖故居”、“受符井”、“八封井”、“连础面柱”等宋代文物。1989年辟为“莆田县贤良港天后祖祠旅游区”,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当地老人介绍,每当海水涨潮,微波拍岸,浪花如雪,鸥鸟舟楫,相随入港;每年八月十五大潮,便有“螺港秋潮”奇观。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还尚存有600多米用巨大条石砌成的古码头。码头上有两座十分独特的宫庙,称为“灵慈东宫”和“灵慈西宫”,据说这两个宫庙与贤良港天后(妈祖)祖祠有渊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幅旧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成为历史的见证。

     妈祖信俗:(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是中国官民同敬、最有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目前,妈祖信俗已从湄洲妈祖祖庙传播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妈祖宫庙五千多座、信众二亿多人,其中二千三百万台湾同胞中有一千七百万信仰妈祖。 对妈祖的信仰和纪念已经深深融入沿海地区中国人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成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融洽以及该信俗的社会团体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纽带。正是两岸同胞、世界各地妈祖信众的共同努力,妈祖文化从海峡两岸跨向了世界。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经审议表决,决定将中国政府提名的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信俗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申报世遗成功,对两岸妈祖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对两岸进一步发掘、整理妈祖文化,促进海内外妈祖文化学术交流,将产生深远影响及迈向新的里程碑。

     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湄洲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和自然资源,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全岛海岸线长30.4公里,有13处总长20公里的金色沙滩,还有连绵5公里的海蚀岩。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观。千古绝唱的湄屿潮音,或如管弦细雨,或如钟鼓齐鸣,如怨如诉,如歌如吼。峥嵘嶙峋的鹅尾神石,历经岁月洗礼,酷龟、如蛙、像鹰、似狮、若舟,栩栩如生,维妙维肖。

    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久负盛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素有“中华一绝”之美称。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惠安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建国后,惠安石雕工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物、著名侨领陈嘉庚的集美鳌园等,都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追溯历史,惠安雕艺来源于“青山王”张悃(五代闽将),率兵驻扎青山(惠安县城东三十华里),镇守边陲,其部下(大多数从中原带来),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包括石雕带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史料记载,张悃部下先是在青山一带传授石雕特艺,后来向崇武惠安全境不断扩大传授的范围。惠安石雕的技艺一传入就有相当高的水平。现存惠安境内最早的石雕作品是唐末威武节度使王潮墓的文官、武士、虎、马、羊等园雕和莲花浮雕,宋代雕就,距今已有1100多年,其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宋代的洛阳桥遗存的石将军、桥墩石塔的佛像雕刻、中亭的题词沉雕,无论采石、石雕都说明其时的技术水平很高,而洛阳桥修建的领导者蔡襄其母亲为惠安人卢氏。洛阳桥是距青山十五华里的一座由石条叠成桥墩用海砺作固定物长达3华里的跨海大桥,桥面有条有些长达3丈重达10吨。在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海水的潮汐,石条放在船上,涨潮时使得桥墩固定,待退潮时;船体下降,石条放置于二桥墩中,作为桥面。而石料也是在惠安境内开采的。如此巨大的工程,必需依靠惠安工匠参加。就是泉州东西塔的石料经考证也是惠安境内开采运去的,其众多圆雕和浮雕神佛像离不开惠安工匠的雕刻。 兴建于明初的崇武古城是用石头砌就的石城,这类遗物有张岳墓的将军、马、虎、羊,崇武城隍庙的石狮等等,这些都标志了当时较高的石雕工艺水平。但明代的崇武古城一度被毁,现有的石城是清时重修的。清代是惠安石雕大发展的时期,艺术风格趋向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风格。这一时期,是惠安石雕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石雕工人开始走出惠安向外发展的时期。解放以后,惠安石雕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的集美鳌园建设,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8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湄洲岛妈祖雕像、厦门郑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倾注了惠安石雕艺人的心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第一届雕刻艺术节在惠安举办后,惠安石雕注入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新观念、新标准、新创意、新视点。惠安石雕成长壮大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仅2003年,全县雕刻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出口创汇50亿元,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雕艺之乡”的称号。

    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湾和湄州湾之间、惠安县境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好的明代石头城,也是中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武古城屹立在景区的正东方,其建筑工艺之独特合理被称为“古代系统工程的案例”。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富且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崇武古城有三个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是石头,二是海岸,三是惠安女。巍峨雄浑的崇武古城,风情独俏的惠东妇女,神奇迷幻的山海景观,巧夺天工的石雕技艺,古朴奇特的民间习俗,以及遍布半岛熠熠生辉的精美建筑和异彩纷呈的宏博文艺奇葩,展示了这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福建省优秀旅游景区,被福建省财政厅、旅游局列为福建省旅游重点建设项目,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评选为“泉州十八景”之一,景点命名为“崇武听涛”。

     泉州提线木偶: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泉州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区的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内容。保存着大量“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的语法、语汇及古读音。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剧目、音乐、表演形态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千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不但与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礼俗相伴共生。而且从明代开始,即向台湾省和东南亚一带华人华侨聚居地流播。

     蔡氏古民居:据介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里,总共有五种雕刻艺术,包括石雕、木雕、砖雕、泥塑雕,还有一种雕刻艺术非常奇特,至今为止没有专家考证出来。而正是这样四种精美的雕刻以及一种不知名的工艺,让蔡氏古民居成就了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展现了独一无二的建筑特色。此外,蔡氏古民居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还有红瓦顶和燕尾脊,属于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大厝。在这庞大的建筑群内参观,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这就是“梳妆楼”。这里演绎过缠绵、哀婉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为蔡氏古民居增添了神秘色彩。据传,蔡世添是蔡资深的侄子,品貌出众,颇有文才,有次蔡资深带他去拜访晋江状元吴鲁,被状元看中了,有意把女儿吴明珠嫁给他。两家交换了生辰八字,就下聘礼定亲,蔡家特地为状元家的千金赶建起一座梳妆楼。佳期临近,万事俱备,不幸吴明珠小姐忽得急病,临终前请以堂妹吴宝珠代替自己完婚。于是,迎娶之日,吴宝珠和吴明珠的木主神位一起来到了蔡家。祸不单行,吴宝珠来到蔡家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夫婿蔡世添又染病而亡。可怜吴宝珠18岁就成了寡妇,终身不出小楼一步,赢得门扉上“安贞”二字。

     德化瓷博物馆: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德化瓷的制作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因艺术风格别致而被欧洲各国收藏。德化瓷因而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人多不愿投身这一学习周期长、见效慢的传统行业,现在的艺人多在60岁左右,有人亡技失之忧,迫切需要有关方面予以重视和扶持。

    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安溪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清雍正、乾隆年间,因茶质特异,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而得名铁观音。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的实际,发明了一套“半发酵”的独特的铁观音制作技艺,被茶叶界公认为“最高超的制茶工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采摘工艺有采摘期、采摘标准和采摘技术;初制工艺有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精制工艺有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制作优质精品铁观音必须具备"天、地、人"三个要素。天,指适宜的气候环境,在天气清朗,昼夜温差较大,刮东南风时制作者最佳;地,指纯种铁观音茶树,适应茶树生长的良好土壤、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人,指精湛的采制技术。在整个制茶工艺中要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灵活掌握各道工序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制作方法是:茶青在人为控制和调节下,先经晒青、凉青、摇青,使茶青发生一系列物理、生物、化学变化,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现象,构成独特的“色、香、味”内质,又以高温杀青制止酶的活性,而后又进行揉捻和反复多次的包揉、烘焙,形成带有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的铁观音高雅品质。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十分精细,有“好喝不好制”之说,铁观音制作技艺的关键是做青,其所呈现的“绿叶红镶边”的神奇征象是其他茶类所没有的,从而形成铁观音独特的色、香、味,富有神韵和魅力,在我国制茶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铁观音茶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价值。安溪铁观音发展至今,已成为安溪最重要的民生产业。安溪全县108万人口中,有80多万人口得益于茶产业,有30多万人直接从事于茶产业。至2007年底,安溪全县茶园总面积50万亩,约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50;年产茶叶5.2万吨,约占全国年茶叶总产量的1/25;各类茶叶加工企业550多家,全县涉茶行业总产值57亿元。2007年安溪农民人均茶叶收入3560多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35元的55%。

    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荟萃了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6项,实物展示22项,展品几乎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力作。惠安石雕、安溪蓝印花布、永春纸织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李尧宝刻纸,这些平常难得一见的民间宝贝,均为博物馆所收藏。据悉,展品征集过程中发现一些凝结了无数能工巧匠智慧的艺术瑰宝,特别是一些濒临失传项目的精品更是难得一见。非遗博物馆位于泉州艺术馆五楼,展出面积四百余平方米。非遗博物馆目前展出的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刻纸、花灯、彩扎、纸扎、竹编、金苍绣、惠安石雕、木雕、惠女服饰,晋江佛雕、泥金线画,安溪蓝印花布,永春纸织画、漆篮,德化瓷雕、 埔服饰等,粗略估计有几百件作品。这些民间工艺品,有两大亮点:一是材料很多取材生活中的寻常之物;比如漆篮、竹编是由寻常竹子变幻成篮筐、狮子、乌龟等各种形象,体现了工匠们的巧手匠心;二是,许多民间工艺品蕴涵着高超的工艺。比如做一幅金苍绣品,就要经过八道工序。

     南靖田螺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地区南靖县书洋镇,建县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与隶属龙岩地区的永定交接的田螺坑土楼群书洋、梅林两镇,大多数是客家人,其它乡镇则以闽南人居多。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又像是一支气势磅礴的五重奏交响曲,在青山秀水间激越地奏响。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而下。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田螺坑景观魔术般地不断变幻,圆楼时而在前时而退后,方楼时而隐蔽时而暴露。来到坡底公路上,抬头往上一看,田螺坑土楼群犹如布达拉宫横空出世,巍峨耸立,庄严肃穆,在阳光下一派金碧辉煌。这四座圆楼的建造者以顺地势增减一层屋柱高度的方法,成功地在第二层取得了平面,大大方便了居住。福建土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正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南靖土楼作为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在申报“世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靖土楼主要由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及下版土楼群(裕昌楼)、塔下村(德远堂)、石桥村(顺裕楼)、上田土楼、下山土楼、翠林楼(最小圆土楼)组成,它们像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上长出来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的群山中,和周围的群山、梯田、果树、溪流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参观。田螺坑土楼群是南靖土楼中最具特色的典型,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列称田螺坑土楼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土楼是一本读不尽的书,田螺坑土楼群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篇章。游土楼,住田螺坑,真正体验土楼人家的生活气息,领略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不同光线下田螺坑各个角度的美景。

     漳州市博物馆:位于龙文区迎宾大道东三号路口,馆内主要设有“漳台民间文化陈列”、“漳台族谱对接成果陈列”、“爱国华侨康荣茂赠品陈列”、“沈柔坚书画作品陈列”等系列展馆,馆藏文物及标本达7000多件。 据介绍,“漳台民间文化陈列”分同根同源、同炉分香、民居瑰宝、戏曲采风、工艺奇葩等几个单元,从地缘、血缘、文缘、商缘等方面反映了漳台两地的同根同源,再现当时历史时代风貌;“漳台族谱对接成果陈列”,通过对历代肇漳迁台的大姓、著姓、特姓开基祖的各主要支派世系及繁衍迁徙、分布流向的梳理,对来自漳台两地众多的谱牒名录、祖祠家庙、昭穆字辈、碑铭匾联和知名人物的记载、照片、表格数据以及实物等的展示,再现闽台两地无法割裂的渊源。此外,展出的还有爱国华侨康荣茂捐赠的数百件化石、陶瓷、书画、工艺品等和书画大师沈柔坚的87幅作品。

     厦门漆线雕制作技艺: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13代传人。这一工艺系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的。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在厦门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漆线雕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 “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漆线雕工艺关注线条的审美特质,形态丰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极高境界,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美在这里得到升华。漆线雕以线条盘结,而以浮雕形式展现,精细之处毫厘不爽,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可以说,手工是漆线雕的灵魂。三百多年前,漆线雕的制作基地在同安县马巷镇。马巷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轩”,现在蔡姓艺人有姓名可考的可上溯到第8代蔡善养,年代约在清嘉庆年间。第11代传人蔡文沛将作坊迁至厦门,他首次用漆线雕来表现历史人物,且广收学生,公开家门绝技。蔡文沛之子蔡水况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作品《还我河山》和《波月洞悟空降妖》作为经典之作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72年,蔡水况将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这种装饰艺术品很快便成为现代漆线雕的主流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市场经济给传统的漆线雕工艺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漆线雕工艺比较复杂,不易掌握,所以传人不易寻觅,蔡氏一门至今仍从事漆线雕的仅有13代传人蔡彩羡,有后继乏人之虞,有关方面应对这一古老手工艺进行保护、抢救,以防止传统技艺失传。

    广东线:

     端砚: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古称端州)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砚石为最佳。砚石多为青紫色、猪肝色、天青色,其上有凤眼、鹦哥眼者属上品,而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最为难得。无论是老坑砚石、麻于坑砚石,还是宋坑砚石,属佳品者,其上又多伴有冰纹、胭脂晕、马尾纹、金线纹,或单一纹路,或兼而有之,组合成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图。

     顺德香云纱香:云纱又名“莨花纱”“莨纱”香云纱不称为莨绸,莨绸称为黑胶绸,现在市面上都把莨绸称为香云纱是一个错误.旧社会因穿着习惯的不同因男人需外出办事女人待再深闺,素有男人穿纱女人穿绸的习惯.香云纱是生织的全真丝提花绞纱织物,下机后先将白坯纱绸练熟再洗水、晒干,平铺在空旷草地上,洒(或浸)以薯液(一种茨莨果植物的宿根液,其中含有丰富的胶质),反复洒晒(或浸晒)36~40次后,再用河泥覆于绸面,使覆泥的一面呈黑色,背面呈棕红色.也有晒凉不覆泥的, 绸面则呈棕红色(且一面深一面浅(因晒制时通过日照把底面莨液抽上正面的结果).莨纱经晒莨处理后,成为独具一格的丝质拷胶衣料,莨纱又称香云纱.绸面富有光泽,其色泽的日晒、水洗牢度较好,织物防水性强且容易散发水份.宜制各种夏季便服、旗袍、香港衫,穿着凉快滑爽,耐穿易洗.但是莨纱表面的黑胶耐牢度差,容易脱胶露底,(旧的莨纱衣服一般黑面涂层随着穿着时间的久远,涂层回逐渐脱落而形成一种古朴的感觉.且涂层脱落后衣服会越来越柔软.)在织造上香云纱的特点是经线以绞纱组织织成带有几何形小提花的白胚纱,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浸染桑蚕丝织物,后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作“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佛山石湾陶塑技艺:(遗产编号:Ⅷ-3)"石湾陶,景德瓷",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髓。与景德镇陶瓷业不同,石湾窑是民窑,与官窑有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为市场需要生产,为外销需要而生产。除了生产日常用陶瓷外,还大量生产美术陶瓷等作品。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龙窑的上中下有高中低三种火,分别用于移动烧制物品的不同部位,技艺娴熟的工匠才能把握。作为民窑,石湾一直面向广大民众,因此,陶塑艺术均以实用为原则,并将秀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有着明显的装饰特色。石湾陶塑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适应祠堂、庙宇和一些建筑的装饰需要,花盆、鱼缸、花座、花窗、影壁等制作艺术得以发展。为了满足宗教活动需要,石湾大量制作了偶像、门神。石湾后来的观赏、玩赏类陶塑艺术是从实用性很强的准艺术脱胎而来的,所以也带有实用性的痕迹。

     佛山冯氏木版年画:中的主要品种,源于明代永乐年间,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至民初及抗日战争前最为鼎盛,行销华南、西南各省及南洋各地,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成为我国著名木版年画四大产区之一。佛山木版门画可分为工笔、意笔、木版套印、木版印线手绘等。具有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强烈、线条朴拙浑厚、粗犷简洁、极富装饰的独特风格。其用色以大红、朱红(丹色)、黄、绿为主,特别以填丹为佛山门画所特有(即以丹色作底色),可耐日晒雨淋而不变色。佛山木版门画内容丰富,根据不同省份和地区、地域特点、习俗和喜好而印制题材和颜色各别的门画。民众则按大门、房门等不同地方而张贴不同类型题材的门画,抒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期(16世纪)。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新会葵艺: (遗产编号:Ⅷ-15)新会葵艺所以闻名世界,是由于它有着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技巧,并融会了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于一炉。   解放前,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葵业受帮派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加工工艺较为保守,花式品种开发缓慢,产品较为单一,葵类全行业以生产葵扇为主,兼产葵骨、葵篷等三几个品种的副产品。历经千年,仍停留在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在如此落后的生产条件下,新会葵工仍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大量手工精美的葵制品。新会葵扇历来以芯蒂圆正、骨络细匀、扇面洁白柔韧光滑、编织工艺精良,而扬名于世。特别是竹箨画扇,其加工要经过编织、划画、刻画和粘画等四个工序,全是细致工作,光刻画就需用几天功夫。这种名贵的竹箨画扇,过去是达官贵人互相馈赠的礼物和欣赏品。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展出,获得荣誉金牌奖。解放后,葵艺厂工艺人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试制,除继承传统工艺品生产外,还不断地创制出新产品,至80年代,新会葵艺制品有500多个品种,大约可分葵扇、工艺品和葵副产品三类。葵花篮是用葵 、葵叶或葵藤为原料,经削制、缠 、织角、修边、爪耳、勾花或嵌花、印花等编织工序,加工而成的。葵花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观赏性。有的形如背袋,有的形如腰包,有的形如花盆,有的形如宝塔,有的形如宫灯,造型逼真,线条流畅,丰富多彩,工艺精致,匠人独创,巧夺天工。葵编沙发靠垫是用葵藤经漂白、染色、编织而成。以洁白的本色葵藤,巧妙地编织成四方连续、上下左右展向的、间色、对称的菱形花纹图案,对角连接的等边菱形图案,显得有规律,有节奏;黑、黄两种颜色的花纹对比强烈,突出了大面积的本色葵藤洁白的美,整个靠垫色调明朗,素雅大方;而黑、黄、白三种花纹的巧妙搭配和组合,三种色彩的过渡及对比,又使条理反复的菱形纹样富有变化,微妙地形成若干种几何图案,从而产生了一种优美的纹饰韵律。还采用“梅花角”花纹为饰边,增添了靠垫的装饰美。  

     白沙茅龙笔:茅龙笔是江门新会著名特产,五百年来一直都有生产,畅销全国各地,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其发明者是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在当时蜚声全国,影响深远,有“岭南一人”之誉。白沙先生对自己创造的茅龙笔感情甚深,尊称为“茅君”。在他的诗中有赞茅龙笔之神奇的诗句:“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他晚年病中不能用茅龙笔写字了,概叹曰:“长楫谢茅君,安静以待终。”白沙先生现留下来的书法书迹很多,如《慈元庙碑》(石刻行书)、《“忍”字赞》(木刻行书)、《种萆麻》(纸本手卷,行草书)等。《广东新语》有“茅笔”条载:“白沙喜用茅笔,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朴野之致。”据传说,白沙先生在圭峰山讲学时,“山居苦无笔”。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坐在圭峰山玉台寺前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看书。忽见石头上一片白茅长得葱茏可爱,便伸手想折一株,却花了很大气力才折断。他细看那靠近茅根的断口,露出一束柔软而富有弹力的白毛,竟与写字的毛笔十分相似。他心中大喜,立即摘了一把白茅回家,第二天拿出来晒干,用木棰轻轻砸烂,又放在蚬灰水里浸了几个时辰,去囊后再晒干,扎成了一束做成笔。他用茅笔蘸上墨水,吸墨饱满;他写了一个“笔”字,笔划硬朗,飞白生动,还带有刚阳之气。白沙先生高兴极了,就美其名曰“茅龙笔”。此后,白沙先生用茅龙笔独创茅龙书法,闻名海内外。

     中山非遗展览馆:中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祖先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近年来,中山文化部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下,在全市各个镇区开展了地毯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挖掘,共普查到线索项目300多个,并对其中30多个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重点整理和申报。与此同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实物的收集工作,共收到300多件具有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物。中山市非遗展示馆在保持旧民居风貌的基础上,分别展示了中山当地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习俗、传统体育、传统手工技艺等。展示馆采取室内外结合的形式,通过图片、文字、影像、实物、模拟场景以及传承人现场互动等展示手段,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中山的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醉龙舞、六坊云龙舞、中山咸水歌、崖口飘色、沙溪凉茶、小榄菊花会,以及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沙溪鹤舞、三角麒麟舞、黄圃麒麟舞、白口莲山歌、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以及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五人飞艇等一批市级名录项目,还有沙岗墟传统商贸习俗、起湾金龙等,都在非遗馆里得以展示。

    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中山市翠亨村,是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为孙中山于26岁时所亲自设计和改建。上下并列着7个穹形门楼,庄重而大方。四周皆苍松、翠竹、古榕和红棉,环境清幽。在中山书房中,陈列着他用过的针筒和听诊器。他虽当过总统,竟没有一件家具和摆设,房中仅有一张农家木床,一张旧桌和两把木椅,这是他在遗嘱里所说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证明。孙小山曾在此室写过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和陆皓东等革命志士共商过革命大计。孙中山试制炸药时被炸裂的石门,至今仍存痕迹;他在庭院中所亲植的酸子树,仍在生长。今故居完全按原样陈列,故居前已辟为公园,故居旁另建孙中山纪念馆,收藏并陈列了许多珍贵文物,供人瞻仰。中山故居是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陆地与珠海市毗邻。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公园环境之中。

     中山醉龙舞:舞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源起宋代,盛于明清。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巡游活动。早期舞醉龙没有音乐伴奏,只有呐喊声,后随舞狮鼓点,以“三星鼓点”为主。舞蹈内容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巡游。原舞醉龙者是在拜祀过程中随意舞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在舞蹈中,舞龙者如略有清醒,持酒埕者则又强灌,务必使舞龙者醉之。醉龙源于中山,流传于长洲、张溪、沙溪、大涌、濠头等地,尤其是从长洲等地移居到澳门的中山籍邑民,也将四月八舞醉龙之习俗传至当地。醉龙舞由自发的即兴跳神舞蹈,发展到道具舞蹈醉龙舞,深受乡民的欢迎,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中,有各种各样的龙图腾舞蹈,如金龙舞、银龙舞、云龙舞、板龙舞、纱龙舞、草龙舞等,醉龙舞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以其特有的表演艺术,融汇了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醉龙舞于1951年后沉寂,从1996年开始被挖掘整理,由于主要传承人年事已高等原因,使其处于濒危状态。2008年6月,醉龙舞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 中山咸水歌: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是亦渔亦农的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中山市面临大海,浮家泛宅的人不断从四面八方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冲积平原上,以繁殖、捕捞为业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他们散居在中山、斗门、顺德等沿海地带和河网地带。中山咸水歌,在坦洲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唱法。2001年,十多首中山咸水歌代表作被收录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中山咸水歌是中山民歌的缩影,是大沙田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是古老疍民歌曲的遗存,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疍家人共通的“语言”。更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包含了疍家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取向,对疍民的历史、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咸水歌是岭南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存中山民歌的主旋律,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在反映基层心声、对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文革”期间,中山咸水歌一度受到批判压制,1979年后得以重新传唱。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年青一代文化意识、人生价值取向的改变,现在剩存能有系统地唱咸水歌的只有不过十人。咸水歌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正处于濒危绝唱的边缘。2006年,中山咸水歌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东莞千角灯:据《赵氏族谱》记载,千角灯是东莞赵氏家人制作的,每十年制作一盏新灯,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制好后于正月悬于莞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十年后其灯破旧,再重新制作。所制作的灯,一定有一千个角,每个角点燃一盏灯。原用油灯盏,后用煤油灯,1949年后改用电灯。每年春节,人们观看千角灯,企求添丁,成了莞城风俗。1937年(民国丁丑年)东莞诗人杨鹤宾《东莞竹枝词》载曰:“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但愿灯花来报喜,三年抱两饮灯烧。”千角灯1953年在东莞县物资交流会、1957年在广州市文化公园、1963年在东莞县展览馆1965年在东莞可园展出,由莞城“新插华”纸扎铺,(后由工艺厂)的工人师傅所制,展出时由赵氏家族借出“皇姑灯带”,观者如潮。可惜这24条宋朝皇室遗物,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2004年初,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为了重显千角灯这一民间工艺瑰宝,邀请原莞城工艺厂87岁的张佛和84岁的尹全老艺人制作千角灯,两位老艺人在耄耋之年,领着两家人,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制作,终于制作出一个宽达3.5米,高达4.5米的千角灯。24条灯带由莞城画家共同绘制,当年9月14日在人民公园博物图书馆对外展出,不少香港同胞闻声而来。2005年千角灯在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光荣称号。

     惠州舞麒麟:麒麟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如韩愈写的《获麟解》、黄庭坚的《麟趾赞》等。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麒麟舞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仁兽,客家人视之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舞麒麟集歌、舞、乐于一体,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扎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头、尾两截,中间穿孔,舞者站在穿孔处将麒麟系在身上,在春节期间,入村上街挨家逐户恭贺新年。

     畲族歌舞:神秘的畲族造就了神秘的语言,畲族特有的语言系统“畲家阵”就是这种神秘语言的最好表达方式。畲族人见面互相问候时,一方伸出三指并半曲尾指或写一“汝”字,另一方也会伸三指并半曲尾指或写一“汝”字,表示畲族是盘瓠的三男一女传下来的,自己是畲家人。若对不上,畲家人就把你当作外人看,对上了就是自己人了,什么都可以说了。畲族的舞蹈舞姿雄健,动作淳朴刚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令人难忘的是《打枪担》的舞蹈,畲家女用娇柔的舞蹈动作却把打柴的枪担敲击出让人震撼的声响,让人记住了畲族女人在生活中承担了重活的事实,以及畲族女人勤劳、外柔内刚的品性。另外,畲族人爱山歌,山歌张口就出。姑娘出嫁时,新娘要唱“新娘歌”,表示不愿离开娘家,其情其意,催人泪下。

     南岗千年瑶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此寨建于宋代,历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南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现居住在山寨的瑶民,主要有邓、唐、盘、房四个氏族。他们在明代时就建立了民主选举的“瑶老制”,并形成了神圣而严厉的“习惯法”,严格管理山寨。现古寨只保留了200余人和368幢明清时期的古宅及寨门、寨墙、石板道等。走进古寨,仿佛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让人感受到瑶族历史的悠久和传统文化的古典美... 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让我们大开眼界。周围山势险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向上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岗,古屋一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极为壮观。

     三排瑶寨:位于连南县城南部11公里处风光绮丽的三排山脉半山腰上,它是一个集中反映排瑶族源历史、 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居住建筑、服饰特色、民间歌舞、体育娱乐等民族风情最为丰富、最为全面的旅游景区。这里有可供游客参观的瑶族传统蒸酿酒坊,游客可品尝到浓香的瑶族米酒,有民间工艺品制作工场,有古朴别致的民居--吊脚楼,有凌空高挂、宛如蛛网纵横交错的瑶族"自来水管"--竹排水管,有古老的土法榨油场--榨油坊,有色彩斑斓的瑶族服饰,精巧的瑶族妇女刺绣,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表演及各种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还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古董、滋补药品、名优特产以及富有瑶族旅游纪念品可供选购,走进瑶寨,松涛阵阵,歌声缭绕,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 汕头剪纸:潮阳民间剪纸这一艺术形式,是由中原人南迁之后带来的,并与潮阳的民俗相结合而存在、发展的。潮阳民间剪纸的用途,主要在于美化与装饰,同时担负着教化、礼仪、宣扬美德、歌颂生活的传媒作用。潮阳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题材非常广泛,其艺术特点是:造型灵活、构图对称为主,饱满而不杂乱,结构严谨,刀法精巧细腻。“阳剪”纹线工艺细致,“阴剪”线条粗壮有力,交替使用线条,精细相破相助,有“花中套花”的布局,疏密有致,玲珑剔透等艺术特点。潮阳民间剪纸分布于全区各镇(街道),尤其是铜盂、西胪、和平、贵屿等镇最为活跃。1997年潮阳被广东省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之乡。

    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粤东潮汕地区、福建等地。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广东潮阳市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县市,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源溯明代。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在农村,英歌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一般参加英歌队者都应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表演英歌舞者在平时的生中和周围群众关系极好,朋友也多。姑娘们对他更有一种爱慕之情,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特别是头槌和二槌,更是姑娘们追求的对象。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这年谁能够进入英歌队,这年办事就顺利,事事如意。普宁县是流行英歌十分广泛的地方,这里的村民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风邪气驱赶净尽,以正压邪,确保平安。所以,一些大型建筑的奠基、办公大楼落成、大桥通车、学校庆典仪式举行时,都免不了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在乡村,百姓们只要听到英歌声,就在门口作好了迎接准备。英歌队来了,户主就鸣炮邀请,这时英歌队就得进入院内,在院内表演一番。人们认为,经过英歌队舞过的房屋,能永保平安。

     汕头瓶内画:瓶内画是一门融汇了中西文化的中国民间艺术,与苏州双面绣、潮汕抽纱、广州象牙球雕刻等被公认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类,堪称一绝。瓶内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多次被挑选为外交礼品参与我国政府的对外交流活动。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来北京出席第十一届亚运会时,中国奥委会送给他一件令他爱不释手的礼物——以萨翁为画像的内画瓶。在1997香港回归的庆典活动上,各个省市都送给香港特区政府一件礼物,而以出产瓶内画闻名的河北省送一件直径30厘米绘有9条蛟龙的大型水晶球,祝愿香港特区有如出海的腾龙,蒸蒸日上。送这样的礼品,是一份高贵而富有浓厚中国色彩的礼品。其“鬼斧神工”的技术,备受众多艺术收藏馆的青睐和收藏,也为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家所赏识。在海内外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艺术展或拍卖会上,瓶内画被视为珍宝。回顾汕头瓶内画,它的鼎盛时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汕头工艺美术研究所共40多人从事瓶内画的研究,由汕头瓶内画创始人吴松龄老师带出了一班高徒,成为岭南派的中坚。其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屡获大奖。由于汕头瓶内画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在国内市场上也有很好的销路。但近几年来汕头瓶内画却沉寂了。在工艺品市场、旅游点商场再也难看到这种奇特的工艺品,原来从事创作的队伍由于经济、经营等原因,改行的改行,年龄老化的老化,出现断层,后继无人,仅有几位师傅还在硬撑着。

     潮州音乐:(遗产编号:81 Ⅱ-50)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州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除潮州外,还广泛流行于闽南、粤东、广州、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潮州市是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祥地,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至明清时期发展成熟。潮州音乐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潮州音乐所独有的“二四谱”是十分古老的谱式,在其独特的律制中,“si”、“fa”二音的灵活变化体现了潮乐独特的韵味,同时构成潮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多种调式以及演奏上强调充分发挥作韵和即兴加花两种技法。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二十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潮州音乐的乐器组合、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变奏手法都具有独特的章法和美学依据,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潮州音乐已出现逐渐衰落的状态。历史资料散佚,艺术人才老化等等,无不制约着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保护的力度。

     潮州木雕:(遗产编号:339 Ⅶ-40)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装饰建筑、家具和祭祀器具。这项技艺主要流行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西都村,同时波及饶平、汕头、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梅县等县市和福建东南部沿海一带。潮州木雕始于何时不得而知,现潮州开元寺天王殿梁架上有一“草尾”装饰的斗拱为唐代遗物,而悬挂铜钟的木龙则为宋代遗物。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并誉,皆以多层镂通为特色,不少木雕以金箔贴饰,以黑漆或五彩烘托,前者称“黑色装金”,后者称“五彩装金”。也有采用“本色素雕”的,为的是达到质朴无华的效果。潮州木雕多以坚韧度适中的樟木为材质,镂刻形式丰富多样,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多种手法,雕出的成品剔透玲珑,层次丰富。在一件雕刻上,潮州木雕常以“之”字形布局构图,利用山水亭阁将曲折、连续的故事巧妙地分割为不同画面,做到人物繁而不乱,情节生动有序。因考虑观者的视线,置于橼梁高端的木雕装饰往往将人物某些部位适当夸张。除建筑装饰雕刻外,潮州木雕尚可制作神亭、神轿、进盒、宣炉罩、烛台、果碟等神器装饰。其雕刻形式大体分沉雕、浮雕、通雕和圆雕几种。由于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变,潮州木雕失去了原先的依存条件,加之传统民俗日益淡化,神龛、神亭等物品淡出日常生活,所以潮州木雕的用武之地日渐减少。另一方面,潮州木雕工艺精细,创作难度大,加工程序多,且多手工操作,既辛苦又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目前从事木雕加工生产的人愈来愈少,青年一代尤其不愿从事这项工作,这导致潮州木雕陷入后继乏人的境地,亟待抢救、扶持。

     潮剧: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她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作为潮州人,我们有义务去保护本土传统文化,因为,那是体现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代表!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顶头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闽南漳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