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数字挣扎下的汽车市场 谁主沉浮?

数字挣扎下的汽车市场 谁主沉浮?

大家车网 2011-10-28 09:38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杨洋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9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52%,共销售汽车164.61万辆。1-9月,我国累计销售汽车1363.35万辆,同比增长3.62%。考虑新的节能车补贴政策提高了补贴门槛,导致补贴目录内车型销售在9月集中释放。因此有专家预测,接下来几个月的汽车月度销量同比增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全年汽车销售增速预计维持在4%左右。

    仅仅两年前,2010年和2009年同期,我国汽车9月单月销售增速还分别是23%和76%,1-9月销售增速则是36%和42%。如今的中国车市已经彻头彻尾陷入一片寒冷和挣扎中,这个市场,究竟谁主沉浮?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自始至终,左右市场的原动力就来自于消费者。早几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得一片欢乐祥和,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让各个汽车厂家赚得盆满钵满。而现在,尽管消费者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但是那一串刺眼的销售数字告诉我们,曾经的风光已经不在了。

    没错,数字挣扎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依然是厂商关注的焦点,左右市场的原动力。但是,现今消费者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刚性的拥有需求,同时还包括消费者对车辆售后服务的刚性需求。原因有二,其一,多年井喷发展为我们戴上了产销大国的光环,但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车主群体,他们对购车后的服务需要有增无减;其二,消费者对于“买车就是买服务”的认识不断加深。汽车并非快速消费品,用车是一个长期的体验,售后服务无疑决定着用车体验的好与坏。

    行业资深人士对此指出,在汽车发达国家,售后服务是决定消费者购车行为的重要考核指标,而伴随中国车主群体的不断壮大和车主汽车消费观念的成熟,人们对售后服务的关注也在同步提升。此外,站在汽车厂商的角度去看,售后服务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的1倍以上。同时,随着各汽车品牌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同一级别的不同车型在硬件技术方面的差距正逐渐缩小,而以售后服务为主的厂商软实力的竞争将进一步升温。由此不难看出,汽车售后服务层面的竞争将更有力地影响到消费者满意度及其品牌忠诚度,未来中国车市将呈现出“强售后服务者得天下”的发展势头。

    事实上,不少厂商也洞察到了这一趋势并率先在车辆质保标准上做出了改善。今年上半年,一汽丰田首先宣布旗下全车系的保修期延长至3年/10万公里,其后,北京现代、上海大众官方也纷纷宣布对消费者购买的非营运车辆提供延长质保服务。

    延长整车或车辆核心部件的质保周期无疑是汽车厂家发力售后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是要将目光重新锁定到消费者身上。举个例子,十一黄金周期间,一汽丰田在全国12个著名景区及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了爱心服务站,为来往所有社会车辆提供快速检测等免费服务,不论你的车是大众的、日产的、奇瑞的还是奔驰的,只要你有需要,都可以在服务点进行免费检测,活动现场甚至还向公众提供手机充电、临时休息区、简单外伤急救药品等多项贴心服务。应该讲,这种跨品牌、跨地域的售后服务举措,是切实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也为各个厂商思考如何改善售后服务品质开了个好头。

    不论从消费者刚性需求出发,还是考虑各汽车厂商的可持续发展,汽车售后服务在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只有真正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为其提供贴心、安心和用心的售后服务才是王道,这样的厂商也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