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北京现代华夏文明探访收官 流体雕塑成就现代家族特征

北京现代华夏文明探访收官 流体雕塑成就现代家族特征

大家车网 2011-10-08 14:22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杨洋

    流体雕塑”是指导现代汽车全球设计的最新设计哲学,它强调运用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吸收自然灵感,为汽车这一钢铁工业产品增加雕刻艺术感。“流体雕塑”设计哲学融汇东西方美学和哲学思想,通过动与静,刚与柔对立统一的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集合,打造现代汽车设计的全新艺术价值。

    为了探寻用华夏文明演绎“流体雕塑”设计哲学,从中国自然美景和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2011年7月至9月,北京现代完成了“2011华夏文明探访之旅”。一路走来,“流体雕塑”这一现代品牌全新DI, 与华夏文明进行了一次深层接触。

    从浙江雁荡山到安徽黄山再到江西庐山,从瓯越文化到徽文化再到匡庐文化,经过了三站的探访和品鉴,北京现代2011年华夏文明探访之旅日前在江西庐山完美收官。“华夏文明探访之旅活动是想通过探访,用华夏文明解读现代汽车‘流体雕塑’设计哲学,同时将这次活动中获得的感受运用到正在研发的产品中,我们的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概括了本次活动的探访成果,而这恰恰说明了“溯华夏文明品流体雕塑”的活动主题,即运用华夏文明解读现代汽车全新的“流体雕塑”设计哲学,进而为北京现代的品牌力提升和产品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北京现代华夏文明探访收官 流体雕塑成就现代家族特征(0) 大家车网

探访团队庐山合影

    访三山 解析现代汽车“流体雕塑”

    作为2010年北京现代华夏文明探访活动的延续与提升,2011年的探访活动强调对自然景观和传统人文艺术的研究,探访雁荡山,黄山,庐山,一路深入探究人文艺术与汽车文化之间的关系,解读现代汽车“流体雕塑”设计哲学“道法自然、东西融合”的特征。

    从自然中获取灵感,“流体雕塑”设计哲学用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汽车这一钢铁制作品赋予雕刻艺术感。作为现代汽车汇集全球顶尖设计人才,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打造的全球领先设计理念,“流体雕塑”设计哲学融汇了东、西方美学和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线条的运用,结合传统造型理念与传统工艺,通过动与静,刚与柔对立统一的运用,营造汽车设计的艺术价值。现在,“流体雕塑”已成为现代汽车专属的品牌设计基因。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ix35、第八代索纳塔、瑞纳等车型一上市就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今后“流体雕塑”设计哲学将在整个现代汽车家族逐步普及,包括劳恩斯等高端车型在内的全系车型,都体现这一设计哲学和品牌特征。“未来,‘流体雕塑’将成为现代汽车的身份象征,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认出来,就像其他成功案例一样。”活动中,现代汽车北美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安德瑞·哈德森说,“‘流体雕塑’就是现代品牌,现代品牌就是‘流体雕塑’。”

    “流体雕塑”这一全球化的设计理念融汇了东、西方汽车设计师的思想,在很多内容和元素又与中国传统艺术具有相通之处。自7月启程以来,随着探访的逐步深入以及国际化探访团队的形成,阐述“流体雕塑”的声音从这些凝聚华夏文明的名山大川中传出,探访团队用中国人最熟悉的文化及自然元素解读什么是“流体雕塑”。

    精英云集 国际化探访团队跨界品鉴

    三站探访活动,北京现代邀请了来自德国、美国、韩国的现代汽车设计师,中国文化专家、浙江瓯塑艺术大师、徽文化研究专家、瓷器文化研究专家与全国媒体、北京现代车主一道组成国际化探访团队。正是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华夏文明与流体雕塑之间搭起了跨界品鉴的桥梁。

北京现代华夏文明探访收官 流体雕塑成就现代家族特征(1) 大家车网

现代汽车美国设计中心副总经理安德瑞·哈德森现场手绘概念设计图并讲解

    在黄山站,现代汽车美国设计中心副总经理、设计师安德瑞·哈德森先生通过探访黄山美景与徽派建筑,深入解读了“流体雕塑”设计哲学,根据他的解读探访团队总结出了流体雕塑“道法自然、东西融合”的特征,为流体雕塑的本土化解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据介绍,“流体雕塑”设计哲学是现代汽车韩国、日本、欧洲、美国等多个设计中心设计师共同提出,并完善形成全球化设计哲学,其设计思想融汇了东、西方设计师的理念与审美,“取法自然”也是为各国设计师所共同认可的理念。

    “大自然往往是设计师的灵感之源,”哈德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流体雕塑’的设计哲学是从大自然中获取的灵感,很多自然元素都给了设计者以启发。”而寄蕴于这些名山的文化遗产如瓯塑、徽派建筑等艺术中,也可以找到与“流体雕塑”精髓相通之处。

北京现代华夏文明探访收官 流体雕塑成就现代家族特征(2) 大家车网

现代汽车欧洲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托马斯·伯克尔体验瓷器制作

    现代汽车欧洲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托托马斯·伯克尔在庐山站的活动中,则更多提及运用“流体雕塑”设计哲学,下一代的现代汽车将逐渐形成家族脸谱化的设计特色。

    “我们的六角形进气格栅和鹰翼进气格栅等等,在家族脸谱中已经慢慢普及到大部分的现代车型当中,去创造现代自己的家族脸谱。”作为欧洲著名汽车设计师,现代汽车“流体雕塑”设计哲学和家族脸谱化设计的主要推动者,托马斯先生的参与为中国的消费者解读了“流体雕塑”设计哲学在现代汽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在活动中,还邀请了来自现代汽车南洋研究所的韩国设计师参与探访,他们从设计和工程角度对“流体雕塑”理念在具体车型的运用进行了解析。世界各地设计师的参与和解析,从理论到实践,伴随着华夏文明探访之旅的探访的深入,最终将“流体雕塑”设计哲学形象、透彻地展示到公众面前。

    与消费者沟通 与华夏文明对话

    北京现代在文化营销活动选题上可谓匠心独运,经过九年的发展,北京现代从企业建设到产品组合,都已经在本土化方面逐步完善,多款车型引进中国后的本土化改造,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瑞纳都是其中典型代表,而华夏文明探访之旅活动,则将本土化策略延伸至文化层面。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在收官仪式上表示,举办华夏文明探访之旅活动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核心文化价值,从而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最佳产品的重要契机。随着现代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北京现代本土化的探索将会一直持续,其中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

    秉承这样的理念,华夏文明探访之旅邀请了来自浙江、安徽、江西三地的车主参与,让消费者在探访中感受北京现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同时通过设计师与文化专家的跨界品鉴,了解汽车设计哲学的由来以其对汽车产品的深远影响。

    来自江西的第八代索纳塔车主许小姐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探访活动,详细地了解了第八代索纳塔这款流体雕塑代表车型在每一个设计细节上的用意,领略到了北京现代在汽车制造上的匠心独到和深厚底蕴。

    通过与华夏文明的对话,探访团队体验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托马斯先生在离开庐山时激动地表示,“我已经充满电了,回家以后会把来自庐山的的灵感运用到现代汽车的设计当中”。

    除了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参与,华夏文明探访之旅圆满成功得益于北京现代对活动的高度重视。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副总经理张志勇等领导加入探访团队,深入体验华夏文明与流体雕塑的共通之处。由此也可以看出,北京现代对于以文化推动企业品牌发展的重视。

    在刚刚过去的8月底,北京现代第300万辆新车下线,标志着北京现代以成功者的姿态昂首挺进中国乘用车企业第一阵营。同时,还高调宣布,北京现代开启以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第二次飞跃的新征途,到2017年,北京现代成立15年之际,北京现代预计累计产销突破1000万辆,累计销售额突破一万亿元!

    品牌将在实现第二次飞跃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现代华夏文明探访之旅与流体雕塑设计哲学的深入人心无疑是文化营销以及品牌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有理由相信,“流体雕塑”设计哲学将促进现代汽车设计特征的家族化,华夏文明探访之旅的成果必将对北京现代提升品牌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