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北京现代探访雁荡,流体雕塑问道瓯越文明

北京现代探访雁荡,流体雕塑问道瓯越文明

大家车网 2011-07-20 16:47 来源:网上车市 作者:

1927年夏天,通用汽车聘请概念车设计之父哈利•厄尔为公司全职工作,担任通用汽车新成立的艺术色彩部负责人,并由此诞生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位设计家。当年年底,通用汽车销量首次超出福特汽车,成为业内销售冠军,汽车设计的力量首次显现。在八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当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交通工具,汽车设计也逐渐从偏重于实用导向转入实用与审美导向并举的时代。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设计师们从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为汽车注入精神和文化的内涵。

然而,在中国短短数十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中,汽车设计对品牌的贡献率却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准。这使得国内许多品牌缺乏个性与特色,从而难以达成深层次的品牌建设。不过,已经将“引领潮流、品味睿智”作为其品牌座右铭的北京现代,却早已从敏锐地捕捉到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走向,潜心多年致力于汽车设计,并最终创造出 “流体雕塑”这一全新的设计哲学。在i30的“小试牛刀”和ix35的大胆运用之后,“流体雕塑”设计哲学逐渐成为现代汽车的品牌DNA,并锻造出集这一设计理念之大成的旗舰车型第八代索纳塔

为了从最本源的层次阐释“流体雕塑”设计哲学的内涵,并追溯设计师们的灵感源头,7月初,北京现代的开始了华夏文明探访之旅。在以第八代索纳塔为主体的车队中,诸多文化学者、设计师、车主和媒体将强强联手,走进雁荡山、黄山和庐山这三座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山,探索“流体雕塑”的设计奥秘。

走入雁荡:灵感邂逅的启程

此次华夏文明探访之旅的首站,是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的雁荡山。据说,雁荡山的名字源于“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秸草为荡,秋雁宿之”一说。作为“东南第一山”,雁荡山拥有“二灵一龙”的世间绝景,即灵峰、灵岩和大龙湫三大景区。灵峰灵动,灵岩奇巧,大龙湫瀑布则仪态、变幻无穷,倾倒无数文人骚客,被誉为“天下第一瀑”。而东临雁荡的楠溪江景区,则“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之特色,成为“中国山水的摇篮”。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雁荡山不仅荟萃了中国山水的精华,也孕育了别具特色、延续至今的瓯越文化。从谢灵运所开创、萃取自然美景的“山水诗派”,到崇尚“事功”、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永嘉学说”,从纤细优美的细纹刻纸,到简练流畅的黄杨木雕,瓯越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璀璨于华夏文明之林,并为中华民族血脉注入了不可分离的文化基因。

为了完整地体味雁荡美景与风土人情,并透彻地领悟“流体雕塑”的雁荡渊源,北京现代的文明探访队伍观大龙湫之飞瀑、赏灵岩之方洞、品楠溪江之滩林,在纵情山水之时更不忘品诗作赋。唐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名句,今有北现车主“山水蕴灵情脉脉,雁入芦荡云悠悠”之咏叹。

而来自韩国的现代汽车设计师,即“流体雕塑”的缔造者,则携手知名文化学者与艺术家,在楠溪江边举办“流体雕塑” 艺品中国——北京现代跨界艺术品鉴会,共同探讨雁荡山水、瓯越文化与“流体雕塑”内涵中的共同之处。

线条之美:山体与流体的相遇

闲坐于素有“山水画廊”之称的楠溪江边,静静品味雁荡之胜景与文化的精妙之处,北京现代的设计师和文艺学者们陡然惊叹:雁荡山明快、流畅又不乏变幻的山体线条,居然与“流体雕塑”有着惊人的相似!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曾有句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雁荡山“二灵”时而雄宏伟岸、时而奇幻诡谲,二者矗立于天地之间,吸收了自然之灵气,将山体线条的庄重与灵动演绎到了极致。而将“流体雕塑”线条演绎到极致的第八代索纳塔,则整体沉稳、细处奇巧,如保持俯冲之姿的前脸线条、彰显速度感的进气格栅,以及跃动感十足的腰线,同样将具备了大气与灵巧的双重特质。

山有山姿,水有水态,而集采山水之的景致则莫过于飞瀑。古云“山不在,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雁荡山之 “大龙湫”瀑布则发源百岗尖、流经龙湫背,从连云峰上凌空泻下,远观优美,近看滂沱,将山体的庄重与水体的灵动皆拥入怀中。而“流体雕塑”,也正是从动静结合的山水中得到了启发,将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的雕塑感融为一体,从而使汽车兼具流线感与庄重感。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明。在雁荡山脚下的瓯越艺术中,细纹刻纸与黄杨木雕同样彰显着线条之美。细纹刻纸的纤细娟秀与黄杨木雕的精致圆润,也一如“流体雕塑”线条的精细与流畅并存。

人车合一:品牌的文化归属

探访了雁荡之美景,聆听了北京现代设计师和文化艺术学者们一番深入浅出的阐释之后,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车主们感触颇深。

来自北京的白领车主张先生表示,之所以购买第八代索纳塔,是耳闻了这款车型在国际市场的火爆,以及不错的性价比。对“流体雕塑”这一设计理念,张先生只是略有耳闻,对其的认识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而不明其真正设计渊源和内涵。出于新鲜和好奇,他饶有兴致地加入了北京现代的华夏文明探访之旅。

“原来流体雕塑集合了这么多自然和文化元素,设计师们的艺术灵感真是令人惊叹!”在游玩山水、听完专家们的讲解之后,张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而“山水蕴灵情脉脉,雁入芦荡云悠悠”之一颇具韵味的诗句,亦是张先生的“大作”。
与张先生拥有同样感悟的车主不在少数。在整个文明探访的过程中,他们饶有兴致地参加摄影大赛、诗词互动等环节,不仅对雁荡风光和瓯越文化印象深刻,更对“流体雕塑”这一北京现代的全新设计哲学有了飞跃性的认识。

‘流体雕塑’萃取了中华山水与文化艺术的精粹,使汽车在拥有实时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审美功能。在我看来,这种设计理念已经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对国内的汽车工业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资深汽车媒体记者、ix35车主刘小姐在艺术品鉴会上对“流体雕塑”设计理念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来自韩国的现代汽车设计专家则做了如下总结:“在注重精神追求、崇尚品味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其使用层面,而深入到文化层面。而集合了自然与文化元素的‘流体雕塑’设计理念,则恰恰为北京现代品牌注入了文化与精神元素。对于品牌建设而言,这又是现代汽车和北京现代走出的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