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理念S1来了,“中国制造”的汽车时代还有多远

理念S1来了,“中国制造”的汽车时代还有多远

大家车网 2011-04-20 16:19 来源:网上车市 作者:

3月26日,广汽本田黄埔工厂,随着理念S1第一次启动引擎的清脆声音,中国首款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呱呱坠地。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理念S1它不是一款车,它代表的是中国汽车的一个新潮流和新时代,合资自主品牌即将成为中国汽车业界的一股重要力量,它将和像奇瑞、长城、比亚迪以及上汽荣威、一汽奔腾、广汽传祺等传统自主品牌一起,扛起“中国制造”汽车的大旗。

那么,理念S1来了,“中国制造”的汽车时代还有多远?

中国制造汽车之忧

刚刚过去的2010年,又是中国汽车产业无限风光的一年,产销双超1800万辆的成绩,不仅稳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位子,还打破美国1700多万辆的最高产销纪录,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

中国制造的汽车,从量上来说已经做到了第一。然而,汽车业的“中国制造”,却并没有能像中国制造的家电、电脑、iPhone一样,输送到全世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市场。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起步,得益于“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通过与国际汽车企业的合资,中国汽车业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国际上最先进的车型都引入中国,充分激发了市场潜力,使得中国在短期内就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然而,这一模式也限制了中国汽车的外向型发展。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流和绝大多数份额的合资企业,既没有核心的技术,也没有自由品牌,更缺乏走出去的动力,从而使中国制造仅仅止于国门。

第二个原因。凭借“价格战”这个中国企业传统的“开疆辟土”方法,中国汽车出口从2003年起连续5年保持百分之百的“井喷式”增长。“中国制造汽车”海外输出的“急先锋”的一直是像奇瑞、长城这样的民营自主品牌。这些品牌虽然向国外出口了一定量的中国制造汽车,然而也给“中国制造”带了一定的负面。前几年的陆风、华晨碰撞事件,让欧洲对中国车的安全大大的打上了问号。而且,当前我国出口的汽车主要集中在“低端、经济型”轿车,靠产品模仿起家、缺少核心技术和管理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2009年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饱受重创,以俄罗斯市场为例,从顶峰时年销售5万多辆,到09年只有区区数百辆。

简单的说,也就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代表中国制造更高水准的合资企业生产的中国制造汽车没有出去,而大量出去的是在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方面都还有瑕疵的民营自主品牌的汽车,从而为“中国制造”汽车的形象带来了隐忧。

中国制造汽车之福

当然,并不是说“中国制造”汽车一定要进入西方主流市场才代表了成功。“中国制造”汽车首先应该是依托本土市场,真正过了产品和品牌关,才能够开出国门。

早在2005年,时任上海通用品牌总监的孙晓东在谈到中国制造时认为,“中国制造”应是“为中国的老百姓制造汽车”。

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几乎所有的合资企业在“为中国的老百姓制造汽车”时,都采取了一种简单的拿来主义,一条能够利润最大化的捷径:将国外的成熟车型拿来,做做调校、外观、内饰的本土化,然后上市销售。而民营自主品牌则因为自身实力的限制,也几乎都是从模仿国外车型起家。“为中国的老百姓制造汽车”是造出来了,却只是低端的造,而没有一点定制的含义在里面。

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迅速,不得不让所有汽车企业加以重视。从大众、奥迪系汽车专为中国的“L”开始,到上海通用的君越、北京现代的瑞纳,越来越多的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符合其使用习惯的车型,成为“中国制造”之福。在这些“中国制造”之中,以中国的消费习惯为基础、中国的设计研发人员为主导,自主的含量越来越高。

从长远来看来说,理念S1的下线,以理念为代表的合资自主品牌正式进入运营,将加速这一自主研发趋势的发展。

理念S1号称新基准国民车,延续了广汽本田“世界品质,一脉相承”的高起点,以“技术同步、品质同源、服务同网”为核心优势,是一款真正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面向中国汽车最为蓬勃发展市场的新基准国民车。是否能做到国民车,这需要市场的考验。但敢于这么定位,至少说明了理念S1的研发思路和自主意识。

在很多新闻稿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广汽本田的本土研发团队“用自己的双脚走遍市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市场、用自己的耳朵聆听市场”,在国内进行了长时间的大规模市场调研,深入中国十多个各类城市,走访了超过3000名消费者,倾听他们对于一辆家庭轿车的全方位需求。敢于这么说,相信理念是有备而来的。

很显然,合资自主品牌的自主原发动力要更加强劲,没有对外来成型产品的依赖,没有国际品牌的品牌力支撑,同时也没有了外方的限制,将更加激发合资自主品牌的自主冲动。

从上海通用早年的“为中国的老百姓制造汽车”,到广汽本田理念品牌提出的“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不仅仅是更加具象、精准,也是进步,更是升华。

中国制造汽车之未来

而从最熟悉的市场入手开始自主之路,是很多国际品牌成长里程中的第一步。

据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介绍,在理念S1研发过程中,广汽本田不仅成功研发了理念S1产品本身,并且初步建立了广汽本田企业的自主研发体系,而后者是广汽本田更为看重的成果。“这些成果为广汽本田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其他合资自主品牌提供了宝贵经验。”姚一鸣认为。

很多合资企业在零部件的采购中都遭遇过外方的“集权”,自主的采购体系也是自主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保证了后续的产品生产质量,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品质标准体系。据姚一鸣介绍,在供应商领域,理念S1的零部件供应商全部严格按照广汽本田的品质标准进行认证,确保零部件品质一致性;在理念S1投入正式生产前,进行了各种试验和验证,从而保证理念S1满足中国法规要求和使用环境。通过这些验证程序,保证了理念S1量产的顺利展开。

同样是在2005年,当时的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就曾为广汽本田的发展规划了三个阶段,一是吸引消化,二是联合开发,三是自主研发,当时,广汽本田处于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参与本田一些车型的后期开发,如中国化改造或是一些配件的开发。

理念S1的下线,对广汽本田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三个,也是最重要,更具未来的发展阶段。
在对媒体的采访,广汽本田多位高管都曾提到过一句话,其中心大意是“广汽本田从此从工厂成为企业”。工厂只承担制造中的一个环节——生产,而企业是要完成制造的所有环节,从研发、到生产、销售。虽然理念S1还有很强的外方车型的影子,但从理念品牌前期发布的概念车,以及其中期规划的更高级别的车型以及SUV车型来看,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研发生产体系的、拥有国际产品品质标准的后续车型将陆续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而在理念S1之后,还有更多的类似的合资自主车型在孕育之中。

自有知识产权,国际标准的一流产品品质,这两大要件民营自主品牌在输出“中国制造”时最大的瓶颈,有望很快被合资自主品牌突破。

当然,仅凭此变化断言中国制造的春天即将来到还为时尚早。处于襁褓中的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尚未经受市场的洗礼,对于合资自主品牌的血统之争也仍在继续,但对于在混沌中寻找突围方向的中国制造而言,合资自主品牌的实践和理念依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几乎没有人对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雄心视而不见。今年年初,当人们站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可以看到大屏幕上不断循环播出一部宣传片,一张张来自中国的笑脸,他们虽然都没有言语,但却让人感到亲切——这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清晰地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制造的进步和渴望。

对于力图向上游挺进的中国制造汽车来说,依然任重而道远。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和平奖双料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中国汽车产业同样来到了水流湍急的大河中央,要到达世界一流的彼岸,不仅需要每一家企业以创新为本,提升品牌影响力,也需要更多像广汽本田理念S1这样的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