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百万雅阁:一个品牌的传奇,一个阶层的崛起

百万雅阁:一个品牌的传奇,一个阶层的崛起

大家车网 2009-12-21 11:08 来源:网上车市网站 作者:

11月23日,随着第100万辆雅阁在第七届广州国际车展现场亮相,雅阁又创造了一项行业新纪录——成为中国第一款累计产销突破100万辆的中高级轿车。10年前,广汽本田第一辆雅阁轿车下线,标志着全新的广汽本田历经9个月的工厂改造,正式开始投入生产,成为广汽本田腾飞的起点。10年后,雅阁跃上了100万辆的全新高度,成为中国汽车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敢为天下先,引领中国车市10年发展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表示,从1999年第一辆雅阁下线至今,雅阁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黄金十年”,同样也始终引领着中国车市的潮流,创造了多个汽车业的第一,成为中国车市最具代表性和号召力的品牌之一。雅阁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引领时代向前”的品牌精神和“跃级而立”的技术实力,为消费者提供了世界级的驾乘体验,并以卓越的品质和服务赢得了百万车主的信赖。

十年以来,雅阁的进步有目共睹。对于雅阁,不少广本人认为,“雅阁是中国车市发展进程中不可忽略的一款车型”。的确,不可否认的是,广本雅阁确实有它与众不同之处。首先,在“性价比”这一评比车子价值的首要考虑条件中,雅阁从未逊色。第六代雅阁率先与世界同步,引进当时国内第一款技术与全球同步的车型;第七代雅阁树立中高级轿车价值标杆标,创下了连续19个月夺得中高级轿车月度销量冠军的惊人纪录;号称“史上最强雅阁”的第八代雅阁,无论是外形还是配置,都全面领先中高级车市,树立了中高级车市潮流坐标、技术坐标、服务坐标、价值坐标。

  可以说,每一代雅阁身上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王者风范,每一代雅阁,都给中高级车市带来一次大震荡,每一代雅阁都是中高级车的价值典范。

十年品质如一,成就百万信赖首选

最近网络上开展了一个调查——“哪个年龄层次的人在开雅阁?”令笔者惊奇的是,雅阁车主的年龄层次覆盖得相当广,从50后到80后都有涉及,其中60后与70后的车主占45.6%。可见,雅阁受到了各个年龄层次消费者的广泛追捧。有不少网友还评论:“我买雅阁,是因为身边用雅阁的朋友对它有口皆碑。”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社会学词汇——群聚效应。在一个市场尚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雅阁正是以品质这一大核心优势来达到消费者的群聚效应。

安全、经济、放心、科技、先进性,有众多的词语可以形容雅阁的优势,可以说,百万用户选择雅阁,正是因为雅阁契合着中国大多数中高级车消费者的意愿。一直以来,广汽本田在产品及服务品质、安全、环保等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得到了业界乃至社会的全面认可。

权威调研机构J.D.POWER亚太公司2009年6月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广汽本田在新车购买意向调研和CSI(售后服务满意指数调研)中,均取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在细分车型的购买意向调研中,第八代雅阁以20%的购买意向率占据高端中高型车市场第一位。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消费者普遍认为广汽本田车型有着“出众”、“引领潮流”等品牌气质。

十年来,雅阁已经成为中高级车领导者的代名词,成为中高级轿车市场首个累计销量达到100万辆的王者车型,成为国内中高级力的价值典范,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产品质量坚持始终如一。

一个品牌的传奇  一个阶层的崛起

每一代雅阁身上展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王者风范,都体现着中高级车的价值典范。每一代雅阁的进化,传承的不仅是科技和品质,更是一代雅阁车主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  

雅阁进入中国十年以来,一直维持了惊人的销量,支撑着100万这一数据的背后,用广本一线销售人员的话来说就是:“一直以来,买雅阁的人都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进取,有远见,敢于创新,勇于承担责任,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共同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是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一群人”。

从用户身份角度来说,社会的精英阶层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他们对轿车的要求会更高。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阶层选择雅阁,信赖雅阁,因为这是他们心中最有价值的汽车品牌,这是他们的首选座驾。

十年来,雅阁与社会的精英阶层共同崛起、成长,时至今日,雅阁已经不仅是一部车,更是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象征,雅阁代表了100万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10年100万辉煌  而今迈步从头越

100万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在新的起点上,广汽本田强调“感恩-溯源”。这家企业公开承诺:将时刻洞察顾客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并把握变化的本质,以别具一格的做法,挑战新事物、开创新潮流、创造新价值,与大家共享充满惊喜的感动。这让我们看到了广本这个企业所蕴藏着的潜力及其传递的信赖,同时也带来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下一个10年,更多的100万,或许用的一句话来形容雅阁的前景最为合适:“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