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轻”取50万辆,“重”造自主精品

轻”取50万辆,“重”造自主精品

大家车网 2009-05-19 11:45 来源:网上车市网站 作者:

2009年3月2日,海口,海南,中国。伴随着第50万辆福美来轿车安静地从总装线缓缓驶下,一贯内敛的肃立于第二工厂的海马人,对之报以长久而热烈的掌声。至此,海马取得“历史性”突破:福美来实现了“成熟车型”向“经典车型”的转变。

轻”取50万辆,“重”造自主精品(0) 大家车网

福美来“历史性”突破,的确值得庆贺。即便在全球车市来看,单一车型50万产量的“天花板”,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厂商和车型才能触碰到的。在“接近成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面对个性多样的选择、多不胜数的车型的竞争,单一车型能收获50万辆的成绩,其难度可想而知。对于新进50万辆“阵营”中的一员,海马福美来是如何做到的?

经典的“历史”

轻”取50万辆,“重”造自主精品(1) 大家车网

这似乎该从福美来的历史说起。

上世纪70年代,全球的汽车业进入信息时代,同时也迎来了精英辈出的时代。75年诞生的大众POLO车型、76年问世的本田雅阁轿车都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并存在至今。

1976,马自达 323(福美来原型车)由日本马自达公司推出,在日本广岛、中国台湾省,马来西亚、南非、哥伦比亚和新西兰都有工厂。问世以来,323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都有过上佳的表现。

即便到了今天在香港、台湾及欧美地区仍活跃着上百个专业的323车友会及论坛,在国外专门研究和收藏9代323的车友更是不计其数。08年经济危机横扫欧美时,福美来的前身马自达323被英国汽车媒体评选为改变车坛历史的经典车型。

“历史”的经典

轻”取50万辆,“重”造自主精品(2) 大家车网

“马自达在中国取得的知名度甚至高于在本国的知名度,这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海马”,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马自达一高层曾如是说。的确,马自达如今在中国获得的成功首先要感谢海马,它甚至先于丰田、本田在中国市场抢占了先机。

1994年起,海马的前身——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就开始生产老款马自达323。此前的2002年,海马汽车通过市场换技术的创新发展模式,开始了与马自达的技术合作,实践并研究马自达323平台的生产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主的研发型模块化配套体系和技术体系。

2002年,中国车市井喷。与此同时,海马汽车将享誉海外的马自达323车型,以福美来品牌引入中国,凭借时尚的外观和先进的马自达技术品质,福美来立即成为当年畅销家轿车之一。随后,福美来月产销量一直稳定在8000台左右,并与凯越、伊兰特构筑了“新三样”的中级车市场格局。福美来高品质特点、优异的节油特性和低使用成本口碑也由此树立。

海马汽车正式回归自主品牌阵营后,海马对品质的追求一刻不停,并在福美来2代上再次得到印证。2006年8月,作为自主后的首款车型,肩负着特殊使命的福美来2代正式上市,在各方关下,福美来2代上市首月便突破万台,而这一数字也使得福美来成为我国自主品牌唯一一款上市后首月销量过万的车型,福美来2代的巨大成功促使福美来车型在当年产销迅速突破30万辆。07年末,福美来产销突破40万辆,并于07年荣膺十大畅销车型。当年,多家重点平面与网络媒体不约而同的将福美来评为年度最佳自主品牌车型,评语大同小异:改变的是车标,不变的是品质。

2008年8月,海马第三工厂举行了奠基开工仪式,第三工厂建成后,海马汽车海南基地年产能将增至30万辆,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如此大产能规模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3个整车生产工厂、2个发动机工厂和1个变速器工厂,以及落户园区的35家配套厂的大手笔布局,为福美来第50万辆顺利下线铺下坦途。

自主精品的代价和收获

轻”取50万辆,“重”造自主精品(3) 大家车网

50万辆福美来的下线,对车市和车企而言是一个“眼红”的数字,但对海马汽车而言,则更像一段锤炼“经典”的历史。
曾在7年来围绕“一款车”“一个精”付出了无数委屈和汗水,历经磨难但初衷不改,“7年提出自主精品战略,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不是现在提精品轿车的企业能体会到的”,一位熟悉海马汽车的业内人士如是说。海马汽车的领袖景柱曾在海马内刊上说:“为了给时代尽点责,我们必须耐住寂寞20年。这期间一定是风霜雪雨历尽坎坷,但再难也要往前走,幸亏我们行程过半”。

而海马汽车销售公司市场部部长汤斯在谈到福美来第50万辆下线意义时则表示,福美来能够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所认可,是海马坚持“做精”中级车市场、坚持高品质思路和战略的最大的支持和肯定。“海马只是立足于消费者的需求,用心去做产品。”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