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多快好省 解读主流中高级车引擎

多快好省 解读主流中高级车引擎

大家车网 2008-11-04 11:52 来源:东风日产 作者:

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劣是每一个消费者关心的重点。通俗地讲,对动力系统评价无外乎“多快好省”。在高油价时代,这个“多快好省”的要求在消费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同鸣。换个角度来说,现在谁不怕“油老虎”呢。我们不妨就以“多快好省”作为一个简单标准来点评目前几款主流中高车的引擎。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在更新换代中不断的推出更省更强大的动力系统。如今的消费者车,对动力的要求已经不仅仅着眼于强劲的马力,而更关注动力系统的燃油经济性、运行平顺性,甚至对发动机的噪音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在市面上主流的车型之间,动力好坏究竟如何区分呢?下面就四款主流中高级轿车:新天籁、新雅阁、凯美瑞与领驭之间作一个分析。

新天籁-破解V6高油耗的魔咒

多快好省 解读主流中高级车引擎(0) 大家车网


刚刚上市不久的新一代天籁是目前产品最新、技术最先进的车型之一。其一大卖点就是VQ系列的V6发动机,代表了日产技术的最新成果。
在油耗上,日产的V6发动机就未必比L4的发动机油耗高。因为决定引擎油耗的因素除了排量之外,还与它运用的技术有关;日产V6的意义在于把动力输出控制的更加细腻准确。新浪油耗调查显示,新天籁2.5V6引擎的油耗表现和同级别同排量车型相比并不落后,甚至还更省油。
另一方面从相关的油耗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在车身重量、尺寸相当的情况下,2.0L4的引擎未必省油。所以,认为V6就一定费油的观念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
搭配有CVT技术的VQ系列V6发动机,其特色是行驶感觉相当安静、平顺,加速也非常线性。在大油门状态下,引擎反应积极,加速力度强劲平顺。这充分体现了V6引擎的优势。

雅阁-先进的3.5变缸技术 但惠及面有限

多快好省 解读主流中高级车引擎(1) 大家车网

新雅阁显然在动力方面延续了以往的特点,除了3.5排量车型,其稍有提升的动力性能都淹没在车型增大的压力中。
新雅阁有三款发动机,原有的2.0L和2.4L四缸机器进行了改进,采用提高压缩比、增大进排气门、改善燃烧室等技术手段,使主力的2.4升i-VTEC发动机功率提高了10马力,达180马力,扭矩为225牛米。与此同时,2.0L和2.4L发动机的油耗分别也比上代下降了9%和8%。但在车身尺寸大辐增长的前提下,销量最多的2.4排量车型,无法令人感受到马力实际上的提高。好在5速变速箱换挡顺畅,舒适度仍然不错。在加速上,雅阁八的加速性并不会明显的输给新天籁,但是舒适度略低。
新雅阁的变缸技术使其3.5版本具有很大的亮点。顶级版采用的3.5升V6 VCM发动机,280hp的最大马力堪称雅阁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发动机。VCM系统可以在3缸、4缸和全6缸工作模式间自动切换。但是,这台引擎仅仅运用在高配车型上,并不能惠及到最广泛的雅阁用户身上。
 
领驭-征战多年 但后期保养费用较高

多快好省 解读主流中高级车引擎(2) 大家车网

领驭的发动机是1.8T最受欢迎,但涡轮增压往往会让保养加大压力,而效果也只是体现在中高速度提升方面。
领驭能拿得出手和列强相抗衡的动力,恐怕只有国内经典的20气门1.8T发动机:150马力,1700转可以爆发210牛米的峰值扭矩;5700转达到110千瓦功率,属于全性能发动机。不过和现在的1.8TSI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领驭的动力并不先进,长途后需要怠速降温而不是方便的水冷涡轮。2.0动力是老式的8气门发动机,除了平实可靠,想不出其他优点。2.8升V6动力在领驭的销量中占据很少的部分,完全不能作为主力车型来比较。
实际驾驶中,低速不是领驭的强项——毕竟1.8升气缸是弱于同级对手许多的硬件,特别在涡轮启动之前,动力远不及2.5升发动机。但在高速下,领驭的动力还是可以媲美它的竞争者的,借助涡轮增压,1.8T的动力大概和2.2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当。只是在保养上,对于涡轮增压动力不但需要更费心,更换涡轮增压组件以及维护费用支出也更大。
 
凯美瑞-增加VVT-I 后树开新花

多快好省 解读主流中高级车引擎(3) 大家车网

□凯美瑞的动力不失优势,成熟稳定,日常驾驶足够。
凯美瑞的主力2.4发动机并不是很先进的发动机,主要部分都来自于老款佳美2.4排量的引擎,主是增加了VVT-I技术。最大功率123千瓦,最大扭矩224牛米。中段加速还算有不错的反应。它的弱点是高转时的声音有些大,而5前速自动变速箱在应付比较激烈的驾驶时,换档的抖动会略为明显。同时它虽然有加减档功能,但只是限制最高档位,而不是真正的即时控制档位。所以整体而言,凯美瑞的这副动力系统适合日常使用,而不太适合讲求运动化感受的驾驶者。
由于技术不断的发展,市场不断成熟,新品的引擎总是在不断的提高标准,而人们对于发动机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动力输出方面。节油、舒适、使用成本等多项因素,都应当成为动力选择的考虑因素。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